日式诊所入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时间:1577724189000

日中医疗合作又有新手笔。最近,一家日本大型医疗机构将与中企携手在华开设日式诊业务。公司将从日本派遣医生,通过翻译来诊疗,还将在华培训护士。此举对日中双方来讲属双赢举措。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规模2000年以后迅速增长,2015年达到5946亿美元。不过,患者集中于大医院的倾向突出,看病所需的等待时间有时达到数小时。此次中日两家公司将打造医疗技术和服务方面质量高的诊所,以缓解这一就医“痛点”。此次合作计划以深圳为中心,5年内开设40到50家设施,冀从中国医疗市场上寻获发展良机。

中国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中国当前的医疗体系并不完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每年达数十亿,但从业医生的数量始终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每年发生医疗纠纷则有数万件。麻醉师、儿科医生等各项专业人才缺口始终存在。即便中国有关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医改举措,但医疗资源不均的现实依然存在。大量患者涌入大医院,超出了医院的承受能力,在延长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患者满意度。因此,中国拟通过加强社区医院、诊所的建设来分流患者,让日式诊所在中国医疗市场拥有了发展机会。

中国民众对日本医疗的认可,为日式诊所提供了生存基础。伴随着访日中国游客人数的不断增长,享受日式医疗服务成为部分中国民众的向往。为此,旅行社专门提供了医疗之旅、健康之旅等项目。这些医疗旅游项目让中国民众体验到日式医疗,改变了他们对诊所医疗技术的不信任。可以预见,当日式诊所入华,这些曾经的体验者会转变成为稳定的顾客群体。通过口碑传播,日式诊所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中日企业合作开办诊所是丰富了中日医疗合作的内容。之前,日本政府曾携手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在中国开办中等规模的连锁医院,主治生活习惯病,为中国患者减轻负担和痛苦。

对日本医疗机构来讲,这次合作有助于未来继续开拓中国医疗市场;对日本医生来讲,庞大的中国患者数量对提升技术有着重要帮助。在日式诊所开设过程中,还会培训出具有日式看护经验的护士。这些人才不仅日本看护也提供新实习基地,也为缓解日本看护市场人力短缺提供可能。换言之,在中国开诊所,给日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