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两国从医疗旅游走向医疗合作
时间:1577727471000 来源:北京《人民日报》

日本医疗技术和医护服务长期领先全球,在白血病新药、人工干细胞再生移植、癌症治疗等领域上也屡屡实现新突破,和较为平淡的经济增长形势相比,尖端医疗的突飞猛进已成为日本加快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的强烈信号,大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从而也吸引了很多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游客前来医疗旅游。但不可否认的是,医疗旅游属于新兴行业,缺乏系统化与正规化。

据了解,很多日本观光业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游客最为青睐的来日医疗旅游。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中国患者和日本的医疗机构在对接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真可谓是乱象丛生。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中介方,多是毫无保障的个人中介,难以忠实地完成患者与医护间的沟通,准确的传递关键信息。不仅如此,还常常出现患者到达医院后发现不是自己指定的医院,并且中介费、治疗费也高得离谱。另一方面,我们走访医疗机构了解到,有中国患者在诊查当天取消预约的,或者在病房里大声嘈杂等,院方也面临着诸多苦恼。

通过调查,我们意识到需要构建一个体系,来全面解决医疗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部分富裕阶层的中国患者,他们来日本接受治疗往往有更为深层的考虑,不光希望治疗自身疾病,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病例带回中国国内,结合自己体验到的治疗过程,制作成医疗资料或指导方针。在中国,病例是患者个人管理的,而日本是医疗机构负责管理的。

如果能够逐步建立并完善这样的环境,那么这些富裕阶层患者不单单是来日医疗,还可以将整个治疗过程和方法回馈给中国的普通民众,而且通过病例的共享,在日本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回到中国后也能享受有针对性的、充实的后续护理。

就拿C型肝炎来说,在日本仅靠服用药物,治愈率就能达到98%以上。目前一共有三种药物。患者需要通过血液检测、B超、CT等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后,医生才会选出最适合的一种药物。

这三种药物尚未得到中国药监局的许可,无法进入中国。即便今后顺利进入中国,也要先进行医生培训,充分了解了药性和有足够的影像判断经验后,才能够从三种药物中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指导方针,即便从日本引进了新药,中国医生也很难对症下药,达到和日本同等的治愈率。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