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至6月29日,G20峰会在大阪举行。此次大会聚焦全球经济、贸易与投资、创新、环境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全民健康等8个主题。外界除了关注中美首脑会晤外,也对日中两国动向极为关注。
日中两国既经济大国,也是贸易投资大国。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之际,世界期望日中就一些领域共同发声的心绪变得更加强烈。综合来看,日中可以在下述方面共同发声。
当前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都面临着来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2018年,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数千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被加征了关税。北京的策略是,一面对华盛顿挑起的贸易战进行回击,一面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步伐,通过构建更稳定更具活力的国际经贸体系,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曼延。
高举“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对日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多次表达不满,一直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汽车出口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美国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一旦美国打起“关税牌”,对日本经济冲击力可想而知。2018年9月安倍在联大演讲中表示要当“自由贸易的旗手”。2019年1月,安倍在谈及大阪G20峰会时再度声称,希望日本能发挥自由贸易的旗手作用。在支持自由贸易的行动上,安倍政府也有不少大动作。目前,日本已与10国组成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时还与欧洲签署了EPA(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的今天,亚洲和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取得今日的成果,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球化居功至伟。日中两国,同样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G20是寻求合作、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全球治理平台,日中应借此时机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上共同发声,共同抵制逆全球化思潮。在树立全球典范同时,用更多实际行动维护和拓展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当前,日中在“协力厂商市场合作”上前景广阔。2018年安倍访华期间,日中就“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协力厂商市场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日中还共同举办了首届协力厂商市场合作论坛,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定。协力厂商合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技术合作、产业融合、信息共享等,都是常见的合作方式。对于日中来说,它首先能将日本技术优势、中国的产能优势、新兴国家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最终达到“1+1+1大于3”的效果。其次,它能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更好地互补合作。这种相互借力、取长补短的模式,既弥补了日中各自的不足,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注入动力。
不过,日中虽在“协力厂商市场合作”上共识不少,但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希望G20期间,两国能够深入磋商,推出一些具体落地项目。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难免潜藏着一些金融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全球性金融风险。比如投资对象国的债务问题,会传导给投资来源国。日中在“一带一路”沿线或其他国家进行“协力厂商市场合作”时,同样也应对此问题加以警惕。近期,中国官方表示要防控“一带一路”共建项目中的债务风险。作为大阪G20的东道主,日本也曾提出了防范新兴国家陷入“债务陷井”的倡议。峰会期间,日中可就债务风险问题深入沟通,达成具体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