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无前例释出储备米 背后何因?
时间:1738811566658 来源:香港中通社

日本政府4日宣布释放国家大米储备来降低米价,为有史以来首次。

香港中通社报道,自去年陷30年最严重“米荒”以来,日本米价持续飙升。根据日本政府数据,去年生产的稻米平均交易价格自前一年上涨55%,达到每60公斤23715日元(约152.7美元)。

米价居高不下导致通胀加剧。日本去年1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前一年同期上升了3.6%,是近两年来的最大涨幅;去年家庭食品支出占比更创下40年来新高。

为何日本政府要释放国家大米储备?日本问题学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陈洋4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通常来说,日本政府释放储备米主要是为了当年粮食歉收的情况,而此次释放储备米虽然主要因为米价高涨,但确实也包含应对粮食不足的情况,因为2023年日本大米收成不好,到了2024年因前年大米不足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大米有限,价格暴涨。

此外,陈洋认为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小麦价格暴涨,以及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导致化肥等原料价格上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国内的大米种植与供应。“正是基于这些复杂的因素导致日本大米出现不足,日本政府释放储备米。”

陈洋指出,这些都是近段时期的现实因素,而日本大米之所以不足也与日本自身的农业种植有关。

“日本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适合农耕的土地非常有限,而日本政府为了确保本国农户的利益,采取了限制大米种植的政策,再加上日本自身的少子老龄化问题,使得愿意继续务农、种植大米的群体在减少。”陈洋表示,这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导致了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出现大米不足的情况。

大米价格暴涨会带来什么影响?陈洋表示,最直接影响是加重普通人的生活负担。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大米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占据了尤为特殊的地位。因此,大米价格的上涨首先是让普通人的生活成本有所增加。

“这只是最直接的现实影响,但如果日本大米价格持续高涨,或一直维持高位,那么将慢慢地传导扩散至社会稳定层面。”陈洋表示,历史上,大米短缺或价格暴涨引发社会动荡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当前的情况持续,那么今后必将激起日本民众对日本政府、执政党的不满与抗议。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