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精神矍铄的老年人依然活跃在职场。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政府通过完善就业环境、设立银发人才派遣中心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劳动力短缺,维持社保体系正常运行。日本为应对老龄化支持老年人就业相关情况如何?
工作让生活更充实快乐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在位于东京文京区的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今年72岁的大谷博正在电脑桌前认真审核建筑图纸是否合规,并不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大谷博说,他22岁大学毕业后进入建筑行业工作,并取得一级建筑师资格证书。60岁退休后,以顾问身份到一家建筑企业担任常务董事,在家休息了几年闲不住,70岁时又到现在这家建筑设计公司担任顾问。
“我目前一周工作3天。在这里工作,我能够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我和年轻人聊聊天、思考些问题,避免与社会脱节,保持活力状态,延缓和抵御衰老。”谈起日常生活,大谷博说,“在休息的4天里,我除了健身和陪孙子玩,还会阅读相关书籍和法律条文,为这3天的工作做准备。”该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表示:“退休的老年专业技术人才有经验、技术和社会资源,对公司帮助很大。”
冲绳出租车司机佐藤次郎介绍,自己今年70多岁,退休前在当地一家小学任班主任。“现在,我一周开两天出租车,和乘客聊聊天,可以转换心情。平时,我还通过微信视频远程教一位中国学生日语。中国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我很佩服。”他微笑着说,“工作让我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持续挖掘老年人就业潜力
日本总务省预测,2025年,日本大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老人,约5个人中就有1个75岁以上老人。
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政府近年来持续挖掘老年人就业潜力。日本现行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员工设定的退休年龄应为60岁以上。一名日本企业工作人员表示,企业在这方面有相当大自主权,只要员工退休年龄为60岁以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具体退休年龄。在不少日本企业,员工60岁时办理退休手续,然后重新与企业签署合同,以合同工形式继续上班,即使工作内容类似,但工资会明显减少。日本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0岁至64岁男性和女性的就业率分别高达84.4%和63.8%。就行业分布来看,从事批发零售业的老年人数量最多,为132万人;从事医疗相关行业的次之,为107万人;从事服务行业的有104万人。
在兵库县的明舞住宅区,一种“以老助老”的服务形式深受当地老人欢迎。该社区老龄化现象严重,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约为44%。因此,当地约50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组建了志愿者团体向日葵会,每周4天向独居和身体虚弱的老人提供配送午餐或晚餐服务。
多举措提供就业支持
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越来越多日本老年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退休养老模式,希望通过工作保持社交、实现自我价值。65岁的自媒体博主日后弘美就是如此,她60岁从学校退休后,依靠养老金和私人家教工作维持生计。但她担心未来如果身体无法工作,会陷入经济困境。在一位商学院教师的建议下,她在64岁开始经营自媒体。目前,她已上传超过40条视频,视频内容涵盖生活方式、旅行、学习方法和时尚等多个领域,每周更新一次,每月收入2万至3万日元。“一边赚钱一边享受生活,这种体验很好。”她说。
日本政府也不断修改法律,为老年人就业创造条件。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法》(修订版)规定,退休年龄低于65岁的用人单位,须继续雇佣仍有工作意愿的员工到65岁。2021年实施的该法修订部分则进一步规定,退休年龄低于70岁的用人单位,应尽可能将继续雇佣老年人的年龄限制放宽到70岁。政府则为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给予相应补助。
日本政府还积极发挥银发人才派遣中心的作用,向老年人介绍工作机会。截止到2023年,日本共设立1341个银发人才派遣中心,注册老年求职者数量达676756人。在日本各地,地方政府还专门设立不同形式的培训机构,以确保有工作意愿的高龄者都能够得到相应职业技能培训。此外,日本政府还成立了主要面向60岁以上老人的终生在职支援窗口,免费提供就业支持,例如提供职业咨询、介绍工作、举办研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