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私营航天公司ispace近日宣布“韧性”号(Resilience)月球着陆器将于当地时间6月6日凌晨4点24分,尝试在月球北半球的Mare Frigoris(“冷海”)平原着陆。
青岛IT之家报道,“韧性”号是ispace的第二台月球着陆器。首台着陆器曾在2023年4月抵达月球轨道,但最终在着陆时失败。此次若能成功,“Resilience”将释放一款名为“Tenacious”的小型漫游车,并在月球表面操作一系列科学仪器,开展探测任务。
“韧性”号于2025年1月15日搭载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升空,与其一同升空的还有另一艘私营月球着陆器“蓝幽灵”号(Blue Ghost)。
后者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的Firefly Aerospace公司开发和运营,并于2月13日进入月球轨道,3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成为继2024年2月Intuitive Machines公司的“奥德修斯”号之后,第二艘实现月球软着陆的私营航天器。
而“韧性”号选择了更长的航程,通过地球轨道、月球飞越以及深空和月球轨道机动,借助引力调整路径,节省燃料。
“韧性”号于5月6日按计划进入月球轨道,5月28日完成了一次关键的轨道控制操作,进行了10分钟的引擎点火,将轨道调整为距离月球表面约62英里(100公里)的圆形轨道。据ispace声明,此次操作至关重要,为最终着陆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操作前,着陆器还拍摄了一张令人震撼的月球表面照片,清晰展现了月球上众多陨石坑和复杂的拓扑结构。
目前,着陆器以每小时约3600英里(5800公里)的速度绕月飞行,每两小时完成一圈,正为着陆尝试做最后冲刺。ispace工程师团队正在分析轨道数据,必要时可能进行微调,以优化着陆器的飞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