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情感嘉宾姜振宇:希望用“上帝视角”跟人交流!
花凛堂《非诚勿扰》2019日本专场,历经数月的筹备和举办,目前已经成功落下帷幕。在日本选拔的24名男女嘉宾,也已经敲定最终人选,他们即将在10月底,飞往南京录制日本专场节目。
《非诚勿扰》这档节目,在历经了10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国内最成功的情感类综艺节目之一。怎么看待《非诚勿扰》,相信《非诚勿扰》常驻情感嘉宾、微反应研究专家姜振宇有一定的发言权。他连续3年坐镇《非诚勿扰》,利用自己在微表情领域的研究,为成百上千男女嘉宾提供了情感点评。日前,记者独家对话姜振宇,看看他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吧。

姜振宇亮相《非诚勿扰》2019日本专场大阪站
姜振宇:第三次,前两次是工作和旅游。我觉得日本是一个社会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因为规则非常先进、丰富,而且每一个人也遵守得很好。当然日本的风光也很好,购物也很喜欢。总之就是很符合我的口味。
姜振宇:我讲真心话,我觉得日本的华人都非常聪明。无论是把他们放在日本本地的群体,还是放在中国的群体里。我认识的几个日本华人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既有日本人的踏实严谨、精益求精,同时学习东西、思考问题、接人待物又更复杂一点,不像日本人这么刻板。
姜振宇:这个要看人,我们最愿意观察比较聪明的人。
如果他非常直白,谈不上聪明或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
说
什么就代表什么,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想法,
这
种人是不需要我
们
的。也有一种极端,一看他就是在演
戏
,
这
种人也不需要我
们观
察。我
们
喜
欢观
察的,是一种他想
让
你
觉
得他很真
诚
,但
实际上
他又没有那么真
诚
,
这样
的人是我
们
喜
欢
的。
姜振宇:分两个层面,分别是社交表情和情绪表情。人类、
猿、猴都是灵
长
目,骨骼肌肉都差不多,基因相似度很高。情
绪
性的行
为
本身是通人
类
的,不管你是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具体的表达可能略有区
别
,但整个肌肉的
调动
是没有
问题
的。当说“谢谢”的时候,美国人会
说“Thank you
(高声热情)”,那日本人会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低音严肃)”,这就是明
显
的差
别,这
叫做社交表情,是后天学会的。社交表情,千差万
别
,没有
办
法用一个
规则
去研究透。但是当你哭的
时
候,前提是真哭
,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都一
样,这
就是情
绪
表情。

姜振宇:价值观讨论。很多电视
节
目的作用就是
让
你开心,看两个小时轻松一下。而《非
诚
勿
扰》
,从我的角度看,它不
仅仅
是一档
单
身男女
寻
找心
仪对象
的节目。通
过这
个
节
目,能够让我了解到,
这
些看起来非常漂亮、有个性、生活里面遇到的概率不大的姑娘,她
们
在想什么,什么
样
的男人能
让
她
们变
得
脸红
、
兴奋、紧张
、想要去接触、去嫁。也让这些男生更加明白,自己在
这
个社会或者婚恋市
场
里面,是一个什么
样
的位置。
姜振宇:
我有两个外号。初期
阶
段的
时
候我叫“分手大
师”
,有些观众说:“你看人家某某老
师
,在的
时
候
牵
手多少对下去,怎么你一来,人家要留灯,你一
说
,就
给
拆散了呢”
,后来管我叫“
钢铁
直男”。我在节目中的立足点有两个,一个是如果有人特
别
想装,装得跟他自己不一
样
,这时候我的价
值
就体
现
出来了。
还
有一个立足点就是,我也代表一
类
男人,我算是比
较
直的,有些问题我来表述,然后一些女
观
众就会明白,“哦,原来男人是
这
么想的”,
这也
是我的价
值。
有的时候,男嘉宾在录节目,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可能一句话都不说,原因是我觉得,他在想什么我心里完全明白,这时候是不需要我介入的,我介入反而觉得是在秀自己,没有意义。而有的时候,看到男女嘉宾两人想不明白,还互相在装,这时候我切一刀进去的话,就会起到很棒的效果。
记者:感觉您是用“上帝视角”,在录制现场掌控局面。
姜振宇:我没有那么厉害。不过
你讲到
“上帝
视
角”
,我
心里
还
窃喜了一下,
这
是我的追求,
虽
然
还
没有达到。但是可以的
话
,我希望50
岁
的
时
候,基本上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老
头,可以
有着很通透的“上帝
视
角”,跟任何群体打交道的
时
候,都可以基本上交流一下能明白个百分之七八十。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意
义
是什么,但是我希望自己有
这样
的一个大
脑
的算力,我
觉
得自己很牛。
姜振宇:我觉得我可能年龄到这里了,所以跟年轻人想得不太一样。我希望两个人都能够解决好自己面临的问题,
比如上班、吃
饭
、洗澡、
读书
、看
电
影
这
些事,首先要肯定自己做
这
些事情是没
问题
的,
这
是第一点。然后,你为什么要找我呢,因
为
跟我在一起的
时
候会更有意思。你自己看一部电影感
动
得稀里
哗
啦的,但是我加入
进
去的
时
候,我
们
看完
还
可以交流彼此的
观
点。你自己吃一碗拉面,可以吃得
满
足,但你跟我一起去的
时
候,我
们
可以
换换
口味,
讲
一
讲
拉面的
讲
究,
畅
想一下下一
轮
吃什么。我的
爱
情
观
里面,基本上没有住哪、工
资
拿多少或者下个月
贷
款
还
多少之类的事情,我想的是我自己就很好,可以一直活下去,遇到你了,哇~太棒了,我
们俩
在一起就太开心了。
记者:这几年,《东方新报》也做了一些线下男女交友活动,但女生都很积极,渴望寻找爱情,男生却不积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姜振宇:这个问题往回推的逻辑归因比较复杂。比如婚恋价值观,整个大东亚地区,日本、中国、韩国、东南亚大部分的社会结构,还是决定了几百年前的一个思维,如果女人能够找到一个踏实的、被给予的生活,这就是个好的归宿。很多女性,包括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她们期待着被人管,拿老公的钱花,老公带我去旅游,老公给我送药买水。反观
男性,他们不希望有人管他,他们不想管任何人,他们想要自由,还有部分男生觉得,大家都是独立的成年人,不想要增加太多的情感
负
担。可能就是这种思想的差异,导致了这个问题。“女性愿意被人管,就很幸福;男生要拼命
挣
脱
这
种束
缚,
想要自由”,姑娘
们诉
求的生活状
态
和男生能
给
的差
别
比
较
大,就
这
一句
话
。
记者:中国人的相亲一般都比较传统,但《非诚勿扰》节目出现之后,却带动了公开的荧屏相亲形式,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姜振宇:我还是比较理工直男的思维。
我自己参与《非诚勿扰》录制已经有三年了,我始
终认为这
是一个脱口秀
节
目,
这
个
节
目存在的意
义
以及它受
欢
迎的原因,并不是因
为
你看到
谁
和
谁谈
恋
爱
了,而是你可以在上面看到各种
类
型的人,包括美的、丑的、富的、
穷
的、
负责
任的、不
负责
任的、中国的、外国的,你可以看到所有
这
些人在表达自己
对
于
爱
情的
观
点,
这
是
这
个
节
目的核心价
值
。我
觉
得江
苏
卫视
给《非诚勿扰》
的定
义
也非常的清晰,叫做“大型生活服
务类
服
务类节
目”。服
务什么呢
?形式是
红
娘,内容是彼此了解交流,以及价
值观
的
轻
微修正。我
觉
得
这
才是它的核心。
姜振宇:
第一,就是尽量多
牵
手。
这
个不是说为了
节
目效果,因
为
大家都是千里迢迢
飞过
去,抽出宝
贵
的
时间
聚在一起,没有
牵
手的话,稍微有点
遗
憾。第二,在日本社会生活的男女嘉
宾,
有跟中国迥然不同的
规则
意
识
、生活
习惯
、文化
见闻
,他
们
在
谈
恋
爱
的同
时,
把自己身体里面
积
累的
这
些
东
西,能
够
自然而然地散
发
出来,让
现场的观众
开
阔
眼界,了解到一些好的
东
西,
这
是我希望的。第三,希望他们能
够
跟我、孟老
师
、黄老
师
聊得比
较嗨
,把一些好玩的事儿、或者不同的文化
讲
究,在舞台上
传
播。
记者:录制《非诚勿扰》的这三年时间,您个人有什么改变?
姜振宇:我觉得改变非常大。它让我了解到了年轻群体--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群体花样百出的想法、行事风格。它让我知道了这个年龄的姑娘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感价值观、诉求,以及小伙子们是什么样的观点。其实,
我的主
业还
是做人的分析和研究,我
们
不一定是要面
对
面跟你聊什么,把你所有的
谎话
都摘掉,
实话
刨出来,这样太残忍了。如果我能了解
这
个群体,以及他们心里大致的一些价
值观
和想法,其
实这
就已
经是
很了不起的一个工作了。《非
诚
勿
扰
》
这
个舞台
给
我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素材
库
,
这
是我自己天天
风
里跑雨里去,找不来的,他们都很有代表性,我很喜
欢
。
姜振宇,男,1979年2月14日生于天津,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应激微反应”课程主讲人。2011年6月8日,姜振宇成为《非常了得》邀请嘉宾之一,引发网友对“微反应”的关注。2016年,在《四大名助》中作为嘉宾,引起观众对“微反应”更多的关注。2017年5月13日起,担任《非诚勿扰》常驻情感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