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在中国:不止是篮球启蒙
时间:1682002800000
作者:司平

4月20日0点,现象级动漫作品《灌篮高手》时隔26年首部新作电影正式登上中国内地院线。据“猫眼专业版”,电影预售总票房突破1.15亿人民币,上映首日“碾压式”排片18万场。此前的15日和16日,电影分别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和上海大光明影院举行了点映式,不少影迷穿着作中球服,千里迢迢赶来。杭州和南京等城市都在大型商业设施内外布置了LED宣传巨屏。电影在中国内地“前哨战”打得如此响亮,获得了在日本都没有的待遇,引来多家日媒报导。

一名现居上海的观众向本报记者调侃称,他毫不意外《灌篮高手》电影版预售票房超过此前独领风骚的《铃芽之旅》:“毕竟观众是一群从高三等到‘三高’的中年人,拖家带口乘以3,日配国配各刷一遍再乘以2,票房怎能不爆。”

首映口碑总体极佳,目前,豆瓣平台已有超过6万用户打出9.1的高分。不过集体狂欢之外,也有评论认为电影版与自己的期待大相径庭。发表在20日《新民晚报》艺评板块的评论称,电影版对比漫画和TV版在叙事、画风、配音和音乐上全部“换血”,让老粉在回顾青春之余,也感到“一丝丝失望”。著名游戏策划人张毅君也在微博上感叹,没有主题曲《好想大声说我爱你》“不科学”。

一名在东京从事媒体工作的华人观众告诉本报记者,部分怀旧粉“失望”是正常的,《灌篮高手》电影版去年年底在日本上映之初,也收到了不少来自“情怀”观众的负面评价,反而是靠着之前没看过作品的“路人”观众的大量好评,才逐渐稳固了口碑。不过在他看来,有勇气放掉唾手可得的市场痛点,来搞一个全新的东西,且这个东西本身是过硬的,这正是电影版的可贵之处。

《灌篮高手》对中国的“80后”和“90后”影响有多深?它首先是这代人最重要的篮球运动启蒙之一。微博上,“浪姐”李斯丹妮称这部作品是她热爱篮球的起因,演员刘芮麟说他“投篮的姿势是跟樱木一起向安西教练学习的”。

90年代的中国,信息远不如今天充足,但任何好作品都会被反复观看讨论,更不用说《灌篮高手》这样寓教于乐的样本。根据2019年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灌篮高手》在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的表现中居首位,超过了当时齐头并进的NBA热潮。许多受访者坦言自己“最初仅有的篮球知识”归功于这个作品。研究指出,TV动画在101集中不断插播“T博士篮球讲座”、“宫城良田一听就懂的篮球讲座”等小知识,再通过剧情反复巩固,形成循环式指导,帮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

《灌篮高手》与NBA热还共同助推了内地第一批“鞋圈”人士的出现。一名熟悉穿搭的作品粉丝告诉本报记者,作中主人公穿着的球鞋原价都在2至3万日元(约合1000多人民币),如今,樱木花道穿的耐克旗下“AJ6”和“AJ1”两款球鞋复刻版的通常标价为原来的4至5倍;在2019年“炒鞋”热潮中,“AJ1”的某些款式曾以12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此外,流川枫穿过的“AJ5”和“AJ4”,宫城良田穿过的匡威“Accelerator Hi”,三井寿穿过的亚瑟士“TBF-707”等等,都是内地“鞋圈”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些球鞋不仅颜值高工学好,也都有故事。《灌篮高手》中,初出茅庐的樱木花道以30日元的超低价格从鞋店老板处“打劫”了人生中第一个篮球装备“AJ6”。当这双鞋随着2万个投篮的魔鬼训练被磨坏,鞋店老板又慷慨地以100日元的价格将“AJ1”送给了他,正是这双鞋陪着樱木走到了作品结尾。樱木花道经济困窘,拿不出买球鞋的钱,老板看出了他的决心,就以这种方式支持他的梦想。对许多观众而言,作中的球鞋早已不再只是球鞋。它是一个少年的成长轨迹和背后无数的拼搏,也有素不相识之人的温暖善意。

近年来,奔赴作中湘北高中所在的神奈川县“打卡”旅游,成为连接《灌篮高手》和中国粉丝的重要活动。2014年,神奈川县推出一本面向动漫粉丝的导游书《かなもえ》,介绍了《灌篮高手》中出现的镰仓高校前站、湘南海岸、江之岛、武藏野北高校等地点。2017年,据百度日本站公布,中国互联网用户检索的日本名胜关键词中,“江之岛”位列第2,仅次于“富士山”;此后几年中也时常保持前5。

曾经,中国的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每年都会出现大量走访《灌篮高手》取景地的投稿,这一切在3年疫情中陷入了短暂的停滞。不过,想必今年夏天的海边,镰仓最美的时候,那辆在《灌篮高手》片头曲中划破樱木花道命运的“江之电”电车到来的一刻,又将被无数中国游客的镜头记录下来。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