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开始在日本“鸡娃”?
时间:1695049200000
作者:司平

近日,对在日华人的研究,又成为日本的一门显学。根据东京都厅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如今,东京23区内的外国人共61.2万,其中,中国内地(大陆)人口24.2万,占总比的近4成,数量远超次位的韩国、越南等地。

除去中国人数量在近5年中的迅猛增长,这些他们的年龄层、聚集地、在日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无一不引发日本媒体强烈兴趣。


“流水”的3县,“铁打”的东京23区

东京都及周边的琦玉、千叶、神奈川3县在日本合称“一都三县”,在大多时候,也被看作是首都圈。由于3县的部分地段距离东京中心23区不算远,但房价明显更低,在此前的很多年中,都是在东京打拼的华人的热门聚集地。尤其是琦玉县东南部的川口市,与23区接壤,聚集了2.3万中国人,得到“西川口中国城”昵称。

然而近5年中,情况发生了变化。对中国人而言,这些东京都旁的“郊区”地带不再那么香。2018年至今,川口市的中国人增幅为14.8%,不仅不及东京中心23区的大多区域,更远远不及其中中央区、千代田区、文京区等中国人口涨幅超过50%的“新贵地带”。

过去几年中,东京23区中中国人数量最多的,一直是东南面的江东区。紧随其后的新宿区、足立区和江户川区内部排名略有浮动,但稳居前4,分别都有15万以上的中国人。

根据日本记者中岛惠,江东区之所以“兼收并蓄”,是因为她的2副面孔。一副是龟户一带,实惠小店随处可见,弥漫着浓厚的“下町”氛围。另一副是丰洲一带,塔楼林立,充满现代和快节奏的商务气息。各种阶层都可以在江东区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其中,丰洲一带的中国中产尤其涨势惊人。在9日《东洋经济》的相关特辑中,曾供职于《财新》的日本记者舛友雄大饶有兴味地分析了丰洲一带炙手可热的原因。舛友指出,与东京都最贵地段之一港区相比,丰洲建筑密度更低,塔楼窗外视野更开阔。同时,与东京绝大多数地区相比,丰洲的道路格外宽敞,“令人联想到北京”。

与此相对,丰洲的房价更低。如今,东急不动产的招牌BRANZ的中高端公寓“BRANZ TOWER丰洲”,开盘价格约为每平方120万日元(合6万元人民币)。根据当地不动产经理人的调查,价格仅为北京同等公寓的6成。


奔赴东京,不为炒房为“卷娃”?

不过,对于举家迁来日本的中国大城市中产而言,东京相对低价格的最大优势并非炒房,而是教育。

从签证种类划分,如今日本的华人资格越来越“高级”,在日本的时间越来越长。根据日本入国管理局统计,近7年中,在日华人数量增加6.5万人,但普通工作签证和留学签证2种的数量仅略有增加,而高级人才、经营管理和永住签证有明显增长。如今,拖家带口住在东京23区的华人中,有一类是夫妻双方都在日本或当地跨国企业工作,也有许多人自己在日本经营公司。

一些中产夫妻力图把孩子送入国际学校。这些学校一年的学费在250万日元(合12.5万元人民币)左右,比北、上两城市更低。当地的日本美国学校(ASIJ)、东京英国学校(BST)、西町国际学校(NIS)、清泉国际学校(SIS)和圣玛丽国际学校(SMIS)在华人中尤其受到关注。

另一些尚不具备让孩子读国际学校的中国父母,也有自己的“鸡娃”方式。他们会将子女送入SAPIX等当地知名补习学校,好让他们顺利进入名门私立中学或一贯制学校。

有趣的是,如今这些长居日本的中产夫妻,不再需要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因为在他们的职场以及他们为孩子规划的未来中,英语更加重要。他们与日本人打交道的意愿不再强烈,甚至无需融入日本社会。几年前,由于东京华人激增,“正宗中华料理”席卷日本一度成为话题。自那以后,在东京,不难找到全是中文菜单的餐饮店。而今天,居住在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中国农家甚至会组织团购,让当地华人买到性价比更高的蔬菜,吃到日本没有的“故乡味道”。

对日本的观察者而言,华人家庭迁徙东京,反映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两国大城市生活在今天的高度相似性。而对在日华人而言,这些中产家庭的出现,或许就标志了下一个华侨时代的开启。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