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比亚迪日本2024年战略发表会在东京举行。图:BYD JAPAN
(本报记者 司平)距离2023年2月比亚迪日本旗舰店东名横滨店的开张已过去一年,年度成绩单引人关注。
2023年,比亚迪在全球“杀疯了”,销量达302万辆,同比增长61.8%,荣登中国车企销冠,跻身全球车企前十。相比之下,比亚迪在日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未能完成当初定下的销售指标。为何会这样?今后,比亚迪日本又将如何发展?
3月1日,比亚迪日本2024年战略发表会在东京举行。根据日本区域总经理东福寺厚树的披露:截至2023年12月底,比亚迪日本目前的两款车型——1月底发售的ATTO3售出1198辆,9月发售的Dolphin售出248辆,总量没有达到登陆当初立下的“自然年内卖出2000辆”的目标。东福寺表示:“不过我们是从零开始,结果也不坏。”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进口车中市场份额仍旧偏低。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JAIA)的最新统计,2023上半财年(4月-9月),日本半年内登录的乘用车中,比亚迪品牌为678辆,占进口车市场总额的5.6%,排名第18。位列第一的进口品牌是梅赛德斯-奔驰,半年中登录近2.5万辆,遥遥领先。
不过,车评人渡边阳一郎指出,考虑到日本纯电车总体处境不佳,比亚迪的表现其实还不错。横向比较就会发现:去年,日本最受欢迎的电车车型之一是日产Leaf,月销量也仅是ATTO3的2倍出头。与ATTO3同类的斯巴鲁SOLTREEA则远不如ATTO3卖得好。
虽然销量不尽如人意,比亚迪却没有放缓在日扩张的速度。截至2月底,比亚迪已在日本全国开设了22家代理店铺,包括计划中的据点,目前已有约50家,覆盖日本47都道府县的一半。新车型SEAL也将在今年夏天按时发售。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表示:今后将以“每年一款”的速度,推出针对日本市场的新车型。
据比亚迪方面的报告,日本的业务至少还有三样值得优化之处,一是产品质量,二是体验机制,三是客户沟通。去年以来,ATTO3根据日本市场的反馈作出一系列设计上的调整;在3月15日即将亮相电视荧幕的新广告中,比亚迪也请到日本广受欢迎的歌手加盟演唱主题曲,并为广告设计了符合日本消费者口味的演出,让日本媒体看到了它的诚意和潜力。
不过,车媒Response注意到,在上述一系列调整和优化中,比亚迪日本唯独没有考虑更换它的纯电车战略。事实上,比亚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销售插电式混动车,但在日本却决意与纯电车“死磕”。这背后,或许有比亚迪在日本新能源市场夹击下的生存考量。
日本新能源之路剑走偏锋。近年来,无论政府还是头部企业,都以氢能为主要发力目标。2月28日的日本东京智能能源展览会上,几大车企相继公布新车,其中引发关注的,也几乎都是氢能混动车。例如,本田汽车公布了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的“CR-V e:FCEV”,就以氢能为主要功能,可提供最长434公里的零碳排行程。为提高实用性,车身还搭载一枚17.7kWh的充电电池,支持行走50-60公里。
本田的这款车预计在晚些时候首先登陆加州市场,夏天在日本上市,推测价格在800万日元(约40万元)左右。受充电桩限制,氢能仍旧难以作为日常供能;但根据本田的统计,大多人日常用车的行走距离为每天十几二十公里,这意味着车主只要在家充好电池,就可以满足一天的基本行程。
丰田汽车则是新能源研发的领头羊,近年的一系列大动作几乎都与氢能有关。对中国市场而言,近期的一则重磅消息是,丰田的氢能源事业负责人山形光正透露,已与北京亿华通科技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用于执行燃料电池在中国本土的生产和销售。这是丰田在海外的首个氢能电池工厂,更是其商用氢能全球布局的第一步。
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纯电车的全球市场正在面临挑战。欧美财年2023年的最后一季度,丰田混动车在北美市场销量首超特斯拉纯电车,达到了18万辆,同比增长49%。美国当地媒体酷评称:在通胀的大背景下,第一批补贴耗尽后,纯电车开始凸显出其行驶距离不足、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丰田不搞纯电车已成定局,往后,特斯拉的战略或许也将改变。
有了这些背景就不难理解,比亚迪日本专注纯电车,可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项,毕竟这块山头目前没什么人抢。积极地说,这也有助于丰富市场多样性,为日本当地纯电车消费者提供更多选项。百花齐放,消费者的选择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