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宫崎骏新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登陆中国内地院线,立即拿下清明档(4月4日至6日)票房冠军。目前票房已破5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本土票房,成为该片全球第一票仓。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讲述了一个少年在失去母亲后的奇幻冒险故事,其蕴含的生命哲学与中华文化中慎终追远的清明氛围相合。但影片并非商业大片,叙事较为跳跃,且充满隐喻,具有一定观影门槛。尽管如此,影片仍旧取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绩。
中国在线购票平台猫眼专业版显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清明档票房近4亿元,是宫崎骏在内地票房最高的作品。本片票房超过往年同期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成为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冠军。
日本媒体还注意到,本片中国内地院线上映5日内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去年最热动画电影《灌篮高手THE FIRST SLAMDUNK》,从长线看,或有实力一争日本动画在中国院线的冠军之位。在日本记者看来,或许是中国内地“告别之作”的宣传列策略吸引了大量影迷前来“打卡”留念。
宫崎骏作为导演,对中国观众具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近年来,他的作品《千与千寻》《龙猫》《天空之城》《红猪》相继在中国重映,每一部都反响不俗。《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宫崎骏新作首次在中国内地公映。
杭州一家电影院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的电影售卖超过预期,上映当天几个小时票房就破亿了,这段时间还有很多观影团组织影迷观影。影片既有‘忠粉盘’,也有‘路人盘’,大家都是冲宫崎骏这个名字来的。”
影片耗时7年制作,83岁的宫崎骏自称“这真的是最后一部了”,因此影片在中国的宣传语定为“人生电影告别之作”。此外,影片荣获第9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的“加持”也为影片增加吸引力。
票房成绩出众的同时,影片在中国引发广泛讨论。社交媒体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宫崎骏再见了我的朋友”等成为热搜话题,累计阅读量过亿。中国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影片反战的讨论,网友热衷解读鹈鹕、鹦鹉、积木等影片意象背后的隐喻。
有中国网友认为,八旬高龄的宫崎骏将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投射到虚构故事中,真诚地剖析自我,书写饱经沧桑后的深刻感悟。电影借奇幻冒险讲述人物成长,虽然表达晦涩,隐喻庞杂,但将自身放入其中去感受才是价值所在。
一名来自浙江的影迷告诉本报记者,不必对《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进行“过度阐释”,它实际上延续了宫崎骏作品的一贯诉求。这部作品让她联想起黑泽明的晚期作品,诸如《八月狂想曲》和《梦》。“当艺术家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就不会像年轻时那样迫切追求市场和读者的理解,相反,他会更愿意在细节上彰显一些坚硬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主创团队唯一进行站台宣传的国家。不同于该片在日本国内“上映前只有一张海报”的0宣传策略,影片上线中国内地大荧幕前,吉卜力工作室董事长兼制片铃木敏夫赴上海为影片站台。首映礼上播放了宫崎骏与他一起录制的问候视频,这也是宫崎骏唯一一次为这部电影露面宣传。
宫崎骏爱好中国文化,在大学期间辅修了汉语。铃木敏夫在影片首映礼上分享过去的经历,说“当年我和宫崎骏拜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看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种细腻精巧的制作让我们难以忘怀,宫崎骏还感叹‘要达到这个境界真的太难了’。”
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国家动画教研基地常务副主任雷涛表示,很多日本动画从业者,都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影响。比如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看了万籁鸣制作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后,视这位中国动画电影先驱为偶像;不久前去世的日本漫画家鸟山明,以成龙电影和《西游记》作为灵感来源,创作了蜚声全球的《龙珠》。
据媒体报道,中国内地将于4月30日重映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影片自2004年公映至今已有20年,这也是该片首次正式登陆中国内地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