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平)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生成AI模型DeepSeek在全球引发热议,日本也不例外。不如说,日本讨论DeepSeek的热情,远超中国人的想象——近两周中,新闻平台几乎每天都有1个以上DeepSeek的热搜。当然,这与日本政府和相关业界对DeepSeek评估的不断变化有关。
许多读者记得,一年多前,华为以Mate60Pro突破5G网络的技术规制时,日本业界和网友也是同样的兴奋。然而这一次,他们的兴奋中又有了不同的意义。
日本政府:欢迎,但有保留
针对DeepSeek的所谓安全性问题,日本政府展现出相对包容的态度,但也不像此前部分媒体报道中引导的那样“毫不介意”。
1月底以来,欧洲多个国家和美国相继对DeepSeek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询,一些政府相关机构还采取了下架或限制措施。在当时这种“围追堵截”的气氛中,日本的态度非常克制。1月3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证实: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没有对DeepSeek制订“特别的应对方针”。此后几天中,包括日本数字厅在内的一系列政府发言方,都对DeepSeek的技术表达了明确的赞许。
到了2月6日今天,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日本数字厅发起的数字社会推进会议干事会中,相关方面就日本政府机构使用DeepSeek的行为发出了“提醒”。
根据公开文件,“提醒”内容有两点:使用DeepSeek服务时产生的个人信息和各类数据将保存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对上述数据的操作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规。翻译成“人话”,就是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有权在合法的范围内访问和使用从DeepSeek收集的数据。这份文件在暗示日本政府人员,勿在使用DeepSeek的过程中对其透露敏感信息。
事实上,早在3天前的2月3日,日本政府就对这一态度的“转向”做出了铺垫。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率先向日本的个人用户发出了类似的提示。委员会称,发现DeepSeek的注册协议和隐私政策只有中英双语版本,没有日语版本,日本用户不一定看得懂,因此有必要提醒用户注意这个问题。
纵观如今日本社会对于DeepSeek的舆论,应该能够推测:日本对个人用户规制DeepSeek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未来,也许会对政府等官方机构的使用做出一些规范。
不过,即便出台相关规定,中国网友也无需过度敏感。目前看来,日本只是希望保证个人、企业和政府用户的知情权,并没有对其使用权和使用方式做出干涉。事实上,2023年9月,该机构也针对ChatGPT发起了类似的“提醒”,并在原则上禁止政府用户在其中输入涉密信息。目前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日本政府将针对DeepSeek和其背后的中国企业。
DeepSeek,冲击还是利好?
DeepSeek横空出世,引来芯片和电缆市场的极大波动。除了中国读者熟知的英伟达之外,日本市场上,1月27日和28日,软银、Advantest、东京电子、富士电线、三菱重工等巨头企业连续2天股价大幅下跌,出现了所谓“DeepSeek冲击”。
在此背景下,日本业界一度士气低迷。2月3日,软银集团与美国OpenAI的合资企业在万众瞩目下正式落地,期间,OpenAI再次强调了自身系统“绝对的安全性”。ITMedia等个别媒体甚至透露:软银总裁孙正义虽对DeepSeek展现出极大兴趣,但出于种种考虑,要求部分子公司暂时不要使用DeepSeek。
然而,生成AI学界对此不以为然。网络平台上,一些关注并了解AI的日本网友也展现出相当中立的态度。
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了对于日本生成AI领头学者松尾丰的采访。在被问及敏感的安全问题时,松尾丰表示,这首先取决于用户使用的是DeepSeek的本地还是在线服务。如果是本地服务,DeepSeek并不存在安全争议。如果是在线服务,这些数据确实将被传输到中国的服务器进行处理,在理论上,它也存在被用于训练的可能性。然而,松尾丰强调,这一点“与OpenAI没有本质区别”。换言之,中国的AI企业没有更加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区别只在于用户是否愿意相信提供服务的企业。这背后有明显的政治因素。
另一方面,不少学界和业界人士指出:从长远看,DeepSeek对日本的AI发展一定是利大于弊。他们很快发现,DeepSeek与ChatGPT等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低成本训练方式。DeepSeek的开发费用不到ChatGPT的十分之一。而相较于模仿美国大力投资GPU和AI计算基础设施的路线,低成本开发显然更符合日本的现状与需求。
IT记者大越优树分析称,在尖端芯片的量产领域,美国独占全球市场45%,而日本和中国同样,都暂时无法大规模生产或采购尖端芯片。然而,DeepSeek证明了即使在缺乏高端GPU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优化MoE等模型架构节约算力,开发高性能AI。这种模式给了日本企业极大启发,或将推动日本AI产业、尤其是那些缺乏大资本傍身的初创企业开发更多产品。
根据朝日电视台5日的一档节目,日本AI专家今井翔太高度赞扬了DeepSeek的“开放性”。今井表示,DeepSeek以论文等形式公开了其技术原理、方法论和实验结果,让外界易于模仿。根据公开资料,复现DeepSeek的成本仅需不到9亿日元,这对日本和其他国家的AI软件业界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2023年9月,华为Mate60Pro的出现在日本引发的议论狂潮,至今依旧历历在目。从表面上看,华为的芯片和“神秘无名企业”的DeepSeek似乎都展示了中国企业在美中贸易冲突下被“倒逼”出来的强大技术能力。
然而不同的是,面对当时仿佛黑盒般的麒麟9000s,日本也只有惊叹而已,这一惊叹可能还仅限于“粉丝狂欢”。可这一次,日本仿佛可以与中国共同分享这一科技成果,并从这里看到自身成长的机遇。DeepSeek让外界兴奋,让中国“骄傲”的原因,可能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