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保守派”为何敌视外国人?——新兴政党的崛起暴露出日本社会的排外主义倾向
时间:1752140152680
作者:共同社/佐藤高立

2025年6月1日 | 共同社・佐藤高立

在和歌山县举行的一场政治研讨会上,一张写着“日本国是日本人的国家”的手绘宪法草案赫然醒目。这正是新兴右派政党——参政党和日本保守党正在推动的“创宪”活动的一部分。

去年10月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这两股右翼新兴势力各自赢得了三席议席,显示出相当的基层动员能力。今年5月,参政党代表神谷宗幣成功连任,提出将在今夏的参议院选举中争取六席的目标。

这两党的共同主张包括反对对外国人的“优待”、担忧“日本文化正被侵蚀”等。在经济停滞、新冠疫情影响和访日游客激增的背景下,日本社会内部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也使排外主义和对外国人的敌意浮出水面。


“日本国是日本人的”

在和歌山县桥本市的一个公民馆里,参政党举办了基层讲座与“创宪”工作坊。参与者大多是中年人,也不乏年轻母亲带着孩子参与。他们围绕“理想的日本”自由书写宪法条文,有人提出:

・“日本国是日本人的国家,不承认外国人在日本土地上的所有权”

・“居住在日本的人必须遵守日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应将‘八纮一宇’的精神纳入国家目标”

・“投票义务化”

・“弱势群体的意见应被政治所反映”

・“保护第一产业是国家责任”

其中,“八纮一宇”这一战前日本军国主义口号的出现,尤其引人关注。它曾被用来为对外侵略正当化。

在一组讨论中,有女性发言称:“应先教育他们(外国人)履行义务,才谈权利”;另一人附和道:“外国人觉得日本是天堂,所以才一直涌入。”


“为什么日本要优待外国人?”

奈良一名18岁大学生表示,他是在2022年参议院选举前经父亲介绍而接触参政党的。他从神谷宗幣的街头演讲中得知政府为外国人提供生活补助、支援留学生生活等情况,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他表示:“日本人自己都在受苦,为什么还要把钱撒给外国人?”他认为参政党才是“捍卫国家利益”的真正选择。

他曾在成人式现场派发传单宣传该党,尽管大多数人冷漠以对,但他仍称“能让人知道我们就很好”。


“演讲让人泪目,神谷就是我的‘推’”

一位19岁专门学校女生的政治觉醒始于新冠疫情。她反对佩戴口罩,主张“呼吸自由”,并因此受到学校警告。参政党当时提出“反口罩自由化”主张,令她产生共鸣。她的母亲是党支持者,也引导她参与政治。

这位年轻人把支持神谷视作“追星”,甚至说:“听他的演讲会哭,真的像追偶像一样。”她也认同其保守理念,希望“教我们真正的历史”。


“我就是觉醒的保守派”

不仅是参政党,日本保守党同样高举保守与排外主义大旗。由作家百田尚树与评论员有本香主导,该党在成立仅一年便赢得三席议席。

兵库县一位46岁主妇表示,正是因为看到公园中聚集的外国人而感到不安,转而支持日本保守党。她坦言:“他们没做什么,但我就是害怕。”她主张“欢迎真正热爱日本的外国人”,但又担心“日本的文化正在被改变”。

这位女性表示,自己从未思考过“什么是保守”,过去只是惯性地投票给自民党,如今自觉已成为“觉醒的保守派”。


“日本正在崩塌”

自营商户、63岁的神户市女性原是自民党的坚定支持者,钦佩安倍晋三对华、对韩强硬立场及与特朗普的外交关系。当安倍在2022年遇刺身亡时,她感到“日本的未来不再有保障”。

她表示:“我听《君之代》会热血沸腾,如果要我为国出征,我会毫不犹豫。”她将外国资本购买土地和劳动力输入视作对日本“国体”的破坏。


支持真的在增长吗?

尽管表面上看似“异军突起”,但大阪经济大学政治心理学副教授秦正树指出:参政党的得票率自2022年以来并无显著增长,仅维持在3.3%左右。日本保守党的得票则多归功于名人效应,特别是河村市长的个人号召力。

秦教授还指出,这些政党的操作手法与欧洲极右势力如法国国民联盟极为相似。他们诉诸“外国人抢走国民饭碗”的恐惧心理,通过制造“敌人”以巩固支持。


【记者手记】:改善生活,是否意味着伤害他人?

在为“战后80年”系列企划展开的五个月采访中,记者看到不少普通人因为生活不安、未来焦虑而投身政治。他们的参与确实是民主的一种体现。

但令人担忧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正演变成“将矛头指向外国人”。从2000年代的“网络右翼”到近年来兴起的保守运动,这种将他人推下悬崖以实现自身利益的逻辑,是否正在撕裂社会?

在这个“谁都不愿被落下”的时代,我们是否更应思考,如何让所有人都能一起前行?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