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打造新“不夜城区”
时间:1683516401128 来源:香港中通社

“朝阳要成为‘不夜城区’啦!”在今年内地“五一”假期前,北京官方宣布将加快构建朝阳区为“24小时不眠城区”。消息甫一发出,就收获北京市民关注。近年来,随著官方打造“夜京城”的规划不断升级细化,北京的“夜经济版图”愈发清晰,国际消费都市新形象也更加立体。

香港中通社报道,“北京的夜生活可能将变得更加丰富。”这是在西城区工作的白领田娜(化名),上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平时下班后酷爱小酌的她,曾经也为北京城区分布不均的夜间酒吧而苦恼,“晚上十点商场关门后,要想过夜生活,就得赶去北京东边的三里屯或望京,或者就在随处可见的烧烤店撸串儿喝酒”。

据悉,北京朝阳正在打造的“24小时不眠城区”将以完成升级的泛舟夜游亮马河项目、24小时书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在以“朗园”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以及合生汇、国贸等主要商圈内,持续增加餐饮集市等夜间商业元素,目标复苏京城夜经济。

其实,北京的夜晚从不缺少商业的繁华。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的夜经济兴于元代,以当时的积水潭北岸到钟鼓楼一带最为繁华。明清及民国时期至今逐步发展出不同商业区,从鼓楼前、西四到东单、前门,再到什刹海、王府井皆有夜市经营到深夜。其中,清朝时的通州夜市更是通宵达旦;什刹海“嘎斯灯”夜市在民国时期人气最旺。有分析称,此次北京朝阳“不夜城区”的打造,意在将首都各区功能划分进一步明确,引导民众养成夜间消费“向东看”的新习惯。

目前,北京官方正计划以王府井、西单、前门三大传统商圈为核心,共同打造成北京国际消费体验区,但其消费仍集中在日间的商场中。“商场关门后,很难再找到可以替代的其他夜间消费场所,以前我就会选择回家休息。”家住丰台区的市民高诗慧现在开始更多地选择前往朝阳区消费,她直言,自己的夜生活时间也随著夜市的延长而增加。

夜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正加速破除“北京没有夜生活”的说法。记者在北京朝阳大望路商圈的合生汇商场看到,夜幕降临后的“深夜食堂”室内夜市人头攒动,各式新店密集开业,引得往来民众消费;在充斥文艺气息的“朗园”,夜间酒吧亦受民众欢迎,人气颇旺;国贸附近的景祥街正被打造成“米其林黑珍珠一条街”,夜间高端消费亦不歇。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北京规划的“夜京城”地标中,朝阳已占据半壁江山。为加速朝阳“不夜城区”的建设,吸引民众夜间前往消费,官方亦将地铁14号线等贯通朝阳各大夜间商圈的主要公共交通线路的营业时间延长,免去民众通勤的忧虑。

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中,北京消费爆发式增长,消费规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分析人士认为,夜经济对北京全市消费增长的潜力仍需持续挖掘。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指出,缺少夜间消费场所,仍是不少外地来京游客的共同感受。除新增夜间消费元素外,传统商业街应进一步深挖消费潜力,以提升夜间消费活力,吸引消费者走向纵深区域。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