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一般社团法人日中发展促进会创立10周年纪念会《共同走向和平发展的未来》,在大阪府茨木市立命馆茨木校区内顺利举办。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静冈县立大学校长、前京都大学校长尾池和夫,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代表理事池田稔,中国工商银行大阪分店店长关志浩,京都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郑正胜、静冈县日中友好协会事务局局长高林久记,中国留日同学会会长江岩等,中日两国产学研各界共70余名重要嘉宾出席。
立命馆茨木校区活动会场入口
中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吴江浩,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中国侨联,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辽宁省、天津市,金华市等侨联侨办,以及前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理事长鸠山由纪夫,京都市长门川大作,立命馆大学理事长森岛朋三,公益社团法人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会长丹羽宇一郎,日本亚洲共同体文化协力机构理事长宫本雄二,冈山县真庭市市长太田升等,两国政界学界重要领导人与友好人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
吴江浩大使在贺电中肯定了促进会在成立10年中,为推动中日两国相互理解付出的不懈努力;并期待促进会能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两国的经济福祉和文化交流事业添柴加薪。
此外,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理事长贺乃和,日本中华总商会代表理事、评议员会会长严浩,中国留日同学会会长江岩,日本浙江总商会荣誉会长林立,中国工商银行大阪分行长关志浩,国际3E研究员理事长中岛玲嘉等送来花篮,以示祝贺。
日中发展促进会会长(立命馆大学教授)周玮生在发言中,回顾了协会自2013年创立以来10年中,就促进中日合作、社会贡献和会员交流三大方面的工作。周玮生表示:日中发展促进会是由中日两国的有志者共同成立的,旨在以官产学研的联合为基础,为促进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才交流作贡献。10年来,促进会积极协助推进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日观光,能源环境,“化竹为粮”竹林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派遣过众多医疗健康和人才交流等领域访问考察团,协助推动过友城和文化交流事业。新冠疫情的3年多来,各类活动受到了许多限制。但促进会获得了众多同仁的鼎力相助,为前半支援武汉,后半支援京都的工作作出了贡献。
薛剑总领事在现场进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日关系》的主旨报告。他在致辞中首先祝贺日中发展促进会成立10周年,高度赞扬促进会在推进中日两国合作交流,特别是民间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薛剑表示:中国提出了伟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应该首先在亚洲实践。薛剑重温45年前《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中日作为“东亚奇迹”的重要引擎,两国的交流合作不仅有利于各自发展,也有利于维持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薛剑强烈呼吁日本民众多去中国走动。他指出,相较每年千万中国人赴日,日本民众赴华仅200万,且8成是商旅,这使得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只能通过日本本地媒体引导建立。薛剑认为,打破成见的最好方式就是亲眼一见,他希望中日邻居坚持近邻永安,合作双赢。
静冈县立大学校长尾池和夫发表了题为《一名地球科学家的日中交流50年》的主旨演讲,从地震学家的角度,回顾了中日两国50年的交流史。尾池和夫于1974年首次来华,此后近50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北上广、香港和台湾的名门大学;也深入西南西北,走遍四川、云南、宁夏、兰州、考察地貌,调研地震预告,比许多中国人更熟悉自己脚下的“土地”。从唐山大地震的经验到与中国留学生之间的趣闻,尾池和夫站在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希望两国的务实交流能够更加活跃。
最后,日中发展促进会两名会员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为推动中日合作所做的努力。名校教育集团公司会长丰原明报告了两国留学生近年来的交流情况。根据他的介绍,名校教育自创办以来截至2022年,已送多达1万名以上考生进入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今年,名校教育通过建立动画学校等举措,探索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浙江加百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介绍了中日两国关于垃圾分类问题的合作,尤其是他在中国调研的市县对日本经验的借鉴。为给中日两国找到第三市场,张冲的团队在近年中多次前往非洲调查,熟悉这个14亿人口的潜力区域。
部分与会者合影
日暮时分,在日中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京都平安女学院副院长兼特任教授关根秀治的闭幕致辞中,纪念会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一般社团法人日中发展促进会主办,一般社团法人国际3E研究院协办。在纪念协会成立10周年的同时,也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送上祝福:中日和平与发展,才是两国民众的最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