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新歌声》日本合作方北极星文化传媒社长蔡国平——
继续展示在日华人的精神风貌
本报记者 朱耀忠
与灿星制作合作在日本举办《中国新歌声》日本海选的日方合作者,是日本POLARIS株式会社(北极星文化传媒),蔡国平是POLARIS社长,同时也是一名活跃于在日华人社会的知名节目制作人、导演,从签约到5月20日的日本赛区决赛,蔡国平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全身心投入,既是活动组织者、评委,也是事无巨细全程参与的总导演,5月20日在结束了海选决赛,选出日本五强之后,蔡国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蔡国平在决赛现场。
问:您是怎么会想到与灿星制作合作,在日本举办《中国新歌声》日本海选的?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这样的,《中国新歌声》制作方找到我们公司,希望这个“中国新歌声”在日本正式推广,开展海选。他们都想找一家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人来做这件事,经过多方面的寻找就找到了我;我呢,也一直在关注中国音乐的走向,同时也在关注这个《中国新歌声》节目,我觉得我们正好遇到一个非常自然的契机,经过商谈,就决定由我们公司来承接《中国新歌声》的海选。我在18年,其中有17年都在做在日华人音乐方面的事,如在日华人卡拉OK比赛等,这个比赛几乎每年都在做。我想如果跟这个“新歌声”合作的话,就可以把我们日本方面的歌手,能够很好的对接起来,使我们在日华人的优秀歌手,可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也就是决定与《中国新歌声》合作的初衷。
问:仅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从筹备、初赛复赛到决赛,你从中体会到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答:这次合作,从签约开始到现在进行了决赛,时间非常得短,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其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帮助,特别是中国大使馆的支援,以及日本文华传媒《东方新报》,还有其他一些如樱华酒店、紫光阁卡拉OK等,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使我们在两个月中能够很紧凑地把这个事情做。同时呢,也因为《东方新报》的宣传力度,我们这次活动的报名人数达到了200多个,我真的没有想到,在短短的两个月当中,能有这么多人前来报名。
蔡国平(右二)与其他评委为选手点评。
问:作为《中国新歌声》的日本方面合作方,通过这次日本海选,你得到的最大收获又是什么?
答:这次活动从最初的报名,到最后的决赛,从200多人中,选出11位进入最后的决赛,然后我们选出了日本五强,作为日本方面的主办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所有的参赛选手,从初赛、复赛到最后的决赛,进步非常非常得大。我们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初赛和复赛中,由评委做些点评,我们平时会给他们做一些授课和指导,特别是进入决赛的11位选手,展现出了非常非常好的歌唱状态,这个进步非常大,所以这也让我看到未来,我想能通过这样比赛的形式,能够让我们在华人中喜欢唱歌的朋友,往专业方面发展的水准,能够有更大的提高,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收获。
问:为活跃在日华人的业余生活,在年轻人中发掘和培育艺术人才方面,今后有何计划和打算?
答:我觉得日本海选的比赛虽然是结束了,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活动不能终止。既然我们选出了这么优秀的歌手,我觉得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舞台来展示自己,希望能够通过更多演出机会,跟一些企业联合起来,延续在日本比赛之后的舞台演出活动,使我们这些歌手能够得到更大的锻炼,能够通过更多的表演,展示我们在日华人的精神风貌。
本文摄影:记者朱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