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中文学校理事长杨林:人人关心华文教育
时间:1501099988000
来源:东方新报
访同源中文学校理事长杨林——
形成人人关心华文教育的良好风气

杨林老师(右二)在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开营仪式上。(本报记者摄)
【本报记者朱耀忠报道】在日本华人社会中颇具影响力,特别是受到华人家长和孩子欢迎的同源中文学校,是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的承办方,学校理事长杨林是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模范教师,她曾在北京景山学校任教9年,来
到日本后又创立了同源中文学校,她自己说:“我做了 30 年‘孩子头’,我觉得教师是天职,华文教师是神职。要说华教的苦和甜,当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是苦的,解决了就变成甜的。”
谈到在日华人子女的中文教育,杨林老师告诉记者:“在日华人华侨扎根在日本,孩子的教育也只能融入主流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既能像日本人孩子一样,享受日本优良的教育,同时又像自己一样,把中文说好。我认为对于华裔子女来说,尽可能地在其幼年时,为他们创造一个正规的学习中文的环境,为孩子们打下较为牢固的中文基础。”
除了开办了20多年、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源中文学校外,类似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这样的暑期夏令营,也成为华人孩子们学好中文的一个绝佳选择。
在中国文化大乐园-东京营举办期间,杨林老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华人儿童学中文需求迅速增长
问:首先请杨老师介绍一下与河北省外侨办合作,举办这次中国文化大乐园日本东京营的大致情况。
答:去年,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中华大乐园夏令营活动,反响很好。许多家长和孩子于是提出建议,在东京也举行这样的夏令营活动。而我们也期待通过中华大乐园活动,增进在日华人少年儿童对祖籍国语言文化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加深中日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有这样的愿望,还需要一处符合举办“中华大乐园”夏令营要求的地方,我们终于在市中心找到了各方面条件很好的私立中学——神田女学园,该校也给了我们大力支持与协助,校长还希望通过活动,与中国相关教育机构扩大联系。
在与国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国驻日大使馆沟通、协商后,具体落实到河北省外侨办担任我们的合作伙伴,终于促成了今年首次“中华大乐园”东京夏令营的顺利开办。

在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开营仪式上,同源中文学校的学生表演合唱。(本报记者摄)
问:目前在日华人儿童的大致情况如何?请介绍一下他们他们学习中文的热切程度与特点。
答: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华人儿童中的适龄儿童有4万人左右,除了3000人左右在几所全日制华文学校上学的孩子外,他们与日本小学生一样,都就学于日本的小学。日语是他们的母语,中文作为外语使用。近两年来,日本华人儿童学中文的需求迅速增长,学习中文的孩子越来越多,超出了大家的预料。
在日华人儿童有两个特点:一是人数快速增长;二是华人孩子会说中文的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我觉得与中国的强大、在日华人年轻人增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形式有关。
在日华文教育所面临的难题
问:包括同源中文学校在内,在日华人社会在儿童的中文教育与指导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与努力?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答:同源中文学校现有学生已经超过1000人,预计今年秋季以后还有增长。另外,东京的周末中文教室大致有50间以上,从几百人规模到10人以下的小规模都有。我认为,我们大家应一同迎接、对应这个新形势,任何单独一所学校都无法满足这种强大的需要。
说到日本华文教育的难题,我认为,一些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先搁置,积极面对,不能因此挡住华文教育的前进。孩子教育讲究适龄期,过了语言启蒙时期,就只好到大学去学习基础汉语了。
华文教育能够普及、持续下去的关键,就是师资问题。现在不愁招生,问题是怎样留住学生。老师的素质很关键,我们正全力攻克这个难题。师资是一个瓶颈,现在开办了各种华文教师培训班,很有必要,我们学校除了积极参加外,还会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我个人认为这是同源学校获得欢迎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建校时起,就把学校定位于弘扬中华文化和非盈利性质的学校,至今还是1个月5000日元学费,不忘初衷做公益,这是同源学校受欢迎的原因之二。
问:一些出生在日本的华人下一代,已渐渐不再说中文,或者对中国有陌生感,您认为有什么方法,能使得这些孩子重新拾起对中文的兴趣与热情?
答:在日本出生的新华人第二代、三代,一些人不会说中文,当然就会对父母的故乡产生陌生感,不会说中文的孩子要想接受中华文化难度更大。老师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愿意学习中文,这和中文难学有关,另外,孩子们不知道学中文有什么用,因为他们没有成人一样的认识。
因此,同源学校除了坚持每周末教授中国语言外,还投入更大的精力,能让更多的孩子体验中国文化,学校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游、写字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2010年以来连续参加了“寻根之旅”夏令营。还举办过优秀毕业生交流、家长交流等活动,协助华人社团参加中国节、水立方杯、大使杯朗诵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都是公益性质,除了老师要无偿投入外,志愿者、家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得到在日华人团体与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
参加夏令营 华人孩子收获多
问:在帮助和协助华人家庭的孩子学好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方面,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答:关于华人家长如何让孩子在日语环境中会中文的问题,我认为以下4个方法证明确实可行:一、许多年轻的华人家长坚持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只能用中文交流,出去才可以用日语——这个最可行的方法;二、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的绘本、儿童剧可以很容易找到,有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读;三、让孩子多参加华人社会的活动,让他们知道会中文可以多很多朋友,多更大的天地。比如:同源学校组织过一次有300多人参加的春游,东京郊外的高尾山上,都是中文交流的声音,孩子会懂得会中文的益处;四、除了学校努力外,还应该利用假期让孩子回到父母的祖籍地,让他们知道中文有用,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课堂。(活动主办方提供)

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课堂。(活动主办方提供)

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课堂。(活动主办方提供)

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课堂。(活动主办方提供)
问:在传授中文及中华文化方面,像夏令营这样的活动,是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答:中国国侨办等有关部门,每年举办“寻根之旅”夏令营、冬令营、集结营、地方营、主题营等主题活动,全球华人孩子利用假期,回祖籍国体验中华文化,感受父母儿时成长的环境,意义非同一般。
同源中文学校也从2010年以来,连续组织“寻根之旅”夏令营,每次活动仅几个小时就报名满员,尽管很辛苦,也责任重大,但我们一直坚持,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好事。许多参加过夏令营的孩子,会更积极争取再去,说明他们在夏令营中找到了快乐,获得了益处。孩子们参加这样的夏令营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中文进步神速、增长团队精神、结交各国朋友、提高生活能力。
回国参加夏令营,会受年龄和人数限制,这次在东京举办的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活动,就是把中国国内夏令营的内容搬到了日本,让更多孩子受益,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在华人儿童的心里。
期待华人社会都来关心华教
问:对于在日华人孩子如何更好地学好中文,您有何建议与希望?
答:祖国和驻日大使馆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也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华文教育,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继续给我们牵线搭桥,引进各种帮助。
日本华文教育协会已于5月5日宣告成立,有了这样一个组织,就能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把分散的小教室串起来,整合资源、提供平台,为华文教育造势,也能让在日华人子女最大化地受益于华文教育资源。
当然,孩子们学习中文最理想的是全日制学校,就目前来说,首先是扶持周末校遍地开花,规范管理,提高其整体教学水平,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到和运用中文。
日本的华文教育需要华人社会的支持关心,我真心期待整个华人社会,都来关心华文教育,形成一个企业家捐助、热心人呐喊、志愿者贡献、老师们实施的良性机制,形成一个资助华教光荣、从事华教自豪、人人关心华教的良好风气。

杨林老师在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开营仪式上,中为高振杰领事。(本报记者摄)
杨林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北京景山学校任教 9 年。上世纪90年代初来日,1995 年1月在东京设立同源中文学校,2006年出任NPO法人同源中国语学校理事长。
杨林出任多个社会职务:一般社团法人日本华文教育协会理事、第四届中国侨联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北京市侨联第14届委员会海外委员、北京海外交流协会第六届理事等。
同源中文学校
同源中文学校成立于1995年,目前已拥有10所分校、60多个班级,在校生超过1000名。学校每周六、日上课,除了中文以外,还开设了英语班、图画班、舞蹈班、初中中文网络班以及合唱团,共有老师30多名。20多年来,在同源学习过的学生超过8000人,毕业生也有1000人左右。
学校每周、六日上课,除了中文教育以外,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中国文化,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周末校,同源中文学校无论在规模及历史,都是最有影响的,也见证了新华侨子女学习中文的路程。
2013年,同源中文学校被国侨办命名为华文教育示范校。

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课堂。(活动主办方提供)

中华文化大乐园东京营课堂。(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