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剑波:立足草根做实事
时间:1507622466000 来源:东方新报

访中日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剑波
华人志愿者:立足草根做实事
本报记者 朱耀忠


中日志愿者协会10周年纪念活动合影。协会提供

   10月4日中秋佳节,中日志愿者协会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发布了《李伟,你在哪?》的寻人启事:各位在日华人同胞:受李伟母亲、叔叔、婶婶等家人之托和许可,中日志愿者协会决定请求中日志愿者协会的所有会员、所有在日华人同胞、在日华文媒体等,一起寻找已经失踪二十多年的旅日华人同胞李伟。如果李伟看到我们的信息,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告诉你你家人的联系方式。请你向你的家人报个平安……

  中日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剑波。本报记者摄

  当天上午,记者在新宿采访了中日志愿者协会会长、政治学博士张剑波,听他介绍华人互助的情况。一坐下来,张会长就向记者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一件事——寻找李伟。时隔20年,一位70岁多岁的母亲来日寻子,寻找旅居日本失联20多年的儿子李伟,中日志愿者会便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委托。
   中日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6年2月18日,张剑波告诉记者,成立协会的最直接契机,源于前一天发生的一起华人主妇杀人事件,2月17日,居住在滋贺县的34岁中国人女性郑永善,杀害了两名5岁的日本儿童,引发日本社会极大轰动,谴责声铺天盖地。张剑波当时还在早稻田大学读博士课程,他告诉记者,他曾在秋田县呆了6年,接触过嫁到日本的那些“中国新娘”,知道她们的处境非常困难,孤立无援、孤独,受歧视,张会长说:“所以郑永善就有可能走极端,再加上精神状态上的问题,我当时就想,这是一个远嫁到异国他乡的女人的悲剧,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这样的人肯定不止郑永善一个,我也理解她无助的心情。于是看完新闻,我也是一冲动,就给一些友人打电话,建议我们能为她们做些什么。第二天,2月18日,我们10名志同道合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中日志愿者协会”。
   张剑波说,郑永善事件是直接的契因,但自己在日本近20年的经历,也让他感受到各种问题,并认真思索,因此,当为协会决定宗旨时,“我就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两大目的:第一,就是帮助有困难的在日华人,第二,就是促进在日华人与日本社会更好的和谐共生。”
中日志愿者协会是在日华人自发组织的纯民间公益团体,协会发展到第11个年头,目前成员人数有1万多人。说到他们的主要工作,张会长首推协会的热线电话(080-3738-2888),热线电话面向在日华人,24小时提供免费咨询、援助。迄今为止,“我们共接到2万多在日华人的4万多次的咨询与求助,当然大部分是咨询,涉及各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建微信群,现在协会微信群有约150个,群友人数除去重复的,有1万多人。“这也是我们提供帮助的主要渠道之一,比如刚到日本的中国学生,看到一句日语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就拍下照片放到群里,群里的热心人就为他做了解答。我们建群的目的,就是相互帮助、帮助他人。”
   说到这里,张剑波举了一个例子:“去年,有一对华人母子失踪,他们在国内的家人希望我们能找一下,我们只花了一个星期,就把这对母子找到了。我们的方法就是通过微信群,在群内发号召,发动大家去找,据说那对母子是无家可归者,到处流浪,我们就动员在日本各地的成员,到当地无家可归者集中的地方去找,大家真的去找了,从北海道到冲绳,比如在东京,如果路过一些公园,就顺便进去看一下,感觉一点像的,就拍个照发到群里。果然就很快找到了那对母子。”
   同时,中日志愿者协会有一支由十几名日本律师组成的法律支援团,还请来行政书士、税理士、会计师等担任顾问,这样一批专家顾问,随时给需要帮助的华人提供法律等方面的咨询与协助。他们还与日本的市民团体、日中友协以及NPO组织保持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遍布全日本的相对健全的支援在日华人的网络。
   张剑波会长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强调他们立足草根,为华人社会做实事。他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在中国的小孩得了脑部疾病,那个病只有日本一家医院的一名医生可以做手术,所以父母就带孩子来到日本治疗,那名医生也接受了。但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他们一家三口都不懂日语,住院开刀的话,语言沟通就变成很大的问题,我们决心帮助他们,于是组织了一个几十人的翻译团队,大家轮流去帮孩子一家,后来就固定了几个人,前后花了近半年时间,一直到孩子出院回国。现在,孩子父亲也加入了我们微信群的总群,还时不时说话呢。”
   还有一个故事,也一直留在张剑波会长的记忆之中,那还是在八九年前,中日志愿者协会成立还没有几年,一名住在名古屋郊外的中国女研修生打来紧急电话,直嚷着:救命!她说今天一早突然来了一群人把她们宿舍包围,宿舍里有5个中国女生,那群人强行把3个女生带走了,走之前有一个中国人跟她们剩下的两个说,回头来找她们。把两个女生吓得不轻。张会长他们接到这个紧急电话后,试着给在名古屋开拉面店的一位华人志愿者打电话,问她能不能把那两个女孩救出来,当时,那名志愿者正好跟丈夫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到了超市正好要进停车场时,就接到我们的电话,她马上跟丈夫说:别停,马上走!就这样,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直接到了两名女生宿舍,把她们给“救”了出来。“别看我们志愿者协会平时比较松散,一旦真的有事需要出动,我们比特种部队还快呢!”张会长跟记者这样“自豪”地说。随后,他们与当地组合及派遣机构“谈判”,原来是组合获得 “告密”,说几位中国女研修生有可能想换工场,便出动人马将其中3人带到机场送回国。协会方面据理力争,并给对方补“法律课”,最后对方答应不“秋后算账”,并签下保证书,事情获得圆满解决。
   说到十多年来,协会遇到那些问题与烦恼,张剑波说:中日志愿者协会是一个公益组织,所有咨询及支援活动,原则上都是不收费用的,因此我们是一个纯“三无”组织,即“无资金,无专职人员,无办公场地”。尽管如此,张剑波与他的伙伴们所拥有的,就是一个“天下、国家” 的使命感,以及为广大华人朋友服务的精神与信念。
   11年前,张剑波一个“冲动”聚集了10名志同道合者,11年间,他们抱着这样的信念走来,今后,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