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冕:用科技创新赋予传统工艺生命力
时间:1539969273000 来源:东方新报

日前,吴晓波带领中国15个匠人品牌访问日本,与日本匠人交流,并在展示中国匠人的产品。本次主题为“让日本看到中国匠”的系列交流活动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吴晓波频道主办,交流活动包括中国匠人产品展览会、中日匠人交流会以及中国匠人参访日本企业等环节。

10月11日在东京代官山茑屋书店举办的“中日新匠人交流展”上,15个新匠人品牌的产品集体亮相。除吴晓波以外,制作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的《新周刊》创始人孙冕、创立“饭爷”辣酱的艺人林依轮等也为中国新匠人们站台。

本次展示的新匠人品牌的产品涵盖衣、食、住、行、玩等多个领域。既有结合手工技艺和技术创新的猫王收音机,也有将有最前沿的高新科技材料石墨烯应用于纺织的“爱家科技”,还有主打传统文化和健康饮食的“于小菓”中式点心……精致实用的产品引起了日本民众的浓厚兴趣。

孙冕(中)与参展匠人交流

作为知名杂志《新周刊》的创始人,孙冕出品了一档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在“中日新匠人交流展”现场接受本报采访时,孙冕坦率地说,过去对于中国手工匠知之甚少,开始关注手工匠是源于18年前在云南旅行时的偶遇。

在云南香格里拉,孙冕遇到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称云南一个叫做九龙寨的彝族地区,当地民众急切地想要恢复已经中断了70年的漆器手工艺,因为担心这种传统手工艺从此消亡。而恢复起来其实并不是太难,只需要购置一些工具和设备。孙冕于是凭借个人的力量,花了约7万人民币,帮助当地民众实现了愿望。

大概一年之后,九龙寨民众托人转告孙冕,他们非常想念孙冕,希望孙冕能去当地看看,因为当地漆器制作不仅恢复了,还建了工厂进行量产,大家都非常开心。孙冕去到当地,当地民众非常客气,尽管语言不通,但是大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喜悦和感激让他终生难忘,他笑称,“大家的感情都体现在了一碗又一碗的酒里”。

孙冕说,漆器这种手工艺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包含着当地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了传统手工艺对于人们的意义,作为媒体人,有必要为传承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孙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这颗埋在孙冕心里的种子,终于在这两年萌发出来,并开花结果。去年10月《百心百匠》开播,孙冕邀请一众明星拜访中国各地工匠,以影像的形式把中国传统工艺和工匠呈现给观众。

据孙冕介绍,有一期节目讲传统纺织工艺“浏阳夏布”,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工艺,用麻来织布。对于现代人来说,工匠们做出来的布太硬,没有人要,但是日本商人发现了商机,把这些手工的布全部收购过去,然后用特殊的工艺把布变软,然后出售。因为关键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工匠们的收入并没有因为日本商人的采购而增加多少,一天大概之后30到50块钱。

孙冕说,从这样的例子可以看出来,传统技艺要继承也要创新,产生符合东方人审美的生活用品,成为人们实实在在需要的商品,这样才能传承下去,“古老的东西再珍贵,如果现代人不用,慢慢也就消失了”。

孙冕说,中国匠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远不如日本和欧美的匠人,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是个难题。日本已经用了很多年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这几年才刚刚起步,因此类似本次这样的匠人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扶持匠人。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