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湖北总商会会长徐耀华:了解湖北人,从吃湖北菜开始
时间:1544022327000 来源:东方新报

在日湖北人:不是没有特色,而是兼容并蓄

说起湖北人,不管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在日本,似乎存在感都不强、话题很少。2018年9月,主打湖北菜的餐厅“珞珈壹号”在寸土寸金的东京银座隆重开业,这对于在日湖北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不少人慕名前往,大家发现原来在日本还有不少“湖北老乡”。而一些其他省市的华侨华人、甚至日本人,也通过这家餐厅了解到了湖北。

“珞珈壹号”是日本湖北总商会成员集资开设的,是日本第一家以湖北菜和湖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餐厅,它的另一块铭牌是“日本湖北楚商会馆”。“这是一家餐厅,也是在日湖北同乡聚会的据点,同时也是一个在日本传播湖北文化的窗口,有了这样一处实体店,湖北人在日本也便有了自己的‘家’”,日本湖北总商会的成员在介绍“珞珈壹号”的时候这样说道。

恰好本报策划了一个名为“在日华人众生相”、介绍中国各省市在日华侨华人风貌的系列报道,此前陆续报道了在日福建人、上海人和黑龙江人。以“珞珈壹号”开业为契机,本期将为读者介绍在日湖北人,通过采访三位在日打拼近30年的企业家,一窥在日湖北人这一“存在感不强”的群体。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针对对湖北人的这一广为人知的评价,从含义上来讲有褒有贬,但不管怎么讲,都在说湖北人绝非等闲之辈。尽管湖北人作为一个群体并不太引人注目,但从个体来看,绝不缺乏人中翘楚。

邓明辉,湖北武汉人,来日30年,在日本白手起家,成为2家在日上市公司的社长,拥有10家工厂、10多处商业地产,为筹建日本湖北总商会出资出力,是首位会长;徐耀华,湖北黄石人,曾是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外交官,投身商海之后依然不改初衷,以餐饮作为切入点,借中国美食传播中国文化,如今是东湖株式会社的社长,旗下有“御膳房”等近10家中国料理餐厅,同时还是湖北总商会的现任会长,为“珞珈壹号”的开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小玲,湖北武汉人,在日华人女企业家中的传奇,30多岁的时候从零开始学习IT技术,凭借自身努力成长为IT讲师,继而成为日本上市公司的董事,年近花甲的她再一次选择挑战自我,成为世界知名美发沙龙的社长。

三位采访对象都坦言,想要简单概括湖北人的特点并不容易,这与湖北的地理环境有着很紧密的关系。湖北地处中国中部,自古以来是中国东西南北交流往来的要地,堪称九省通衢,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生活习惯都兼具各地特色,正是因为跟很多地区都有共通点,所以湖北人反而显得“没有个性”。

“湖北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也有南方人的细腻”,“与其说湖北人没有特色,不如说没有特色正是我们的特色,因为我们兼容并蓄”,这是三位采访对象对湖北人评价中的共通点。

湖北人有刚烈、豪爽的一面。徐耀华说,从古代的屈原投江殉国,到近代的武昌首义,再到为新中国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大量革命志士,都展现了湖北人刚强的一面。这样不屈不挠的性格也体现在了在日湖北人身上,三位采访对象在日本打拼的经历,可以说都是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没有坚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湖北人也是细腻、聪明的,豪爽但不鲁莽。初来日本的吴小玲在为自己规划人生道路的时候,选择了并非自己专业的新兴行业IT,因为“要学就学最新的知识”,但这并不是徒有热情、喊喊口号就行的,她花了无数个日夜去默默地学习,从每一个小事开始稳扎稳打。她说,“要学就学日本人也不会的东西,然后踏实走好每一步,因为我IT知识过硬,别人才会让我当讲师,因为我讲师做得好,别人才会让我统筹公司业务”。

湖北人有性格急躁的一面,但都是热心肠,而且团结。邓明辉说,湖北人可能会在公交车上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但大是大非看得很清楚,很团结,也很乐于帮助别人。2017年8月,湖北黄冈留学生冯如羿在日本意外死亡一事引发在日华人广泛关注,冯如羿父母来日本寻找儿子。日本湖北总商会、湖北同乡会为在日本人生地不熟的冯如羿父母提供了重要帮助,这期间他们经历了诸多常人不堪面对的悲惨场景,但湖北同乡一直不离不弃,陪伴着他们,还在短短数日募集了100多万日元的慰问捐款。现在,在日湖北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打高尔夫、跑马拉松,富丰多彩的活动拉近了同乡之间的距离。

不管走多远,家乡永远存在于内心最深处。湖北人在日本打拼的同时,不忘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无论是日本湖北总商会、湖北同乡会,还是在日湖北高校校友会,大家都希望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家乡湖北与日本的交流。


日本湖北总商会部分成员。左三:徐耀华。左四:吴小玲,左五:邓明辉。图片由日本湖北总商会提供。


在日湖北同乡组织环东京湾接力长跑活动。图片由日本武汉大学校友会提供。

--------------------------------------------------------------------------------------------------------------


日本湖北总商会会长徐耀华——
了解湖北人,从吃湖北菜开始


记者走进位于东京繁华地段六本木的云南菜餐厅“御膳房”的时候,正值午餐时间,餐厅前台有几组客人正在排队等候。一些赶时间的客人看到排队太长,不得不遗憾离开。

“御膳房”老板徐耀华的办公室位于餐厅2楼,办公室内摆满了书籍、字画和古玩,气氛似乎与一般餐饮界人士不同。徐耀华说,自己以前从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现在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他认为“把日本好的东西介绍给中国,把中国好的东西介绍给日本”仍然是自己的使命。

在徐耀华看来,餐饮也是文化,开一家好的餐厅绝非厨师随便开几个菜单那么简单,从店面设计到菜品设计,应当处处彰显文化底蕴。从“御膳房”的云南菜,到“全聚德”的北京烤鸭,再到“四川担担面1841”的四川美食,无不贯彻着这样的理念。

20多年来,徐耀华一直致力于在日本推广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但在日本几乎看不到湖北菜,这对作为湖北人的徐耀华来说无疑是个遗憾。好在今年9月,徐耀华和日本湖北总商会的其他老乡一起,在东京银座开了一家名为“珞珈壹号”的湖北菜餐厅,圆了徐耀华一个心愿,也圆了在日湖北人的心愿。

日本湖北总商会会长、东湖株式会社社长徐耀华。

通过中国菜传播中国文化

徐耀华是湖北黄石人,他与日本的缘分是从考入武汉大学后开始的。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徐耀华学的是日语专业,而在研究生时期学的是日本近代文学,毕业之后进入中国文化部工作。1986年,徐耀华被派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处工作,成了一名外交官,从事中日美术、电影方面的交流工作。

几年后,徐耀华选择了离开政府机构,开始经商,他希望在实业领域促进中日交流。刚开始做中日贸易、特色旅游,这样的民间活动让徐耀华对日本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徐耀华带日本一家大型有机食品企业负责人去中国云南考察,了解当地传统的农耕技法。日本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过当地的美食之后感慨道,“这里真像我的家乡”。

日本人的一番感慨给了徐耀华启发——何不把能够引起日本人共鸣的云南菜带到日本去呢?聘请中国厨师、使用日本企业的有机食材,既美味又安全,说做就做,就这样徐耀华在东京开了第一家餐厅“御膳房”,从此也便进入餐饮界。目前,徐耀华担任社长的东湖株式会社旗下已经有9家餐厅。

而创办“珞珈壹号”餐厅的契机是日本湖北总商会的成立。3年前日本湖北总商会刚成立的时候,商会理事们一致认为必须有一个实体,来把大家聚在一起,方便同乡面对面地交流,让大家有更加明确的归属感,同时也可以为商会的长期持续提供经费支持。开餐厅无疑是一个上佳的选择,作为商会骨干成员的徐耀华又有经营餐厅的经验,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且刚好在东京银座有一个合适的店面。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经过精心筹备,“珞珈壹号”于今年9月30日正式开业。

珞珈壹号。图片由日本湖北总商会提供。

珞珈壹号。图片由日本湖北总商会提供。

家乡菜把家乡人聚起来

徐耀华说,“珞珈壹号”即是一家面向社会的餐厅,又是一个湖北同乡聚会的据点,同时还是一个传播湖北文化的窗口。“珞珈”两个字取自武汉名山“珞珈山”,名字本身就包含着浓郁的乡土情结。按照湖北总商会的规定,作为一家营利的餐厅,“珞珈壹号”5%的收益将用作商会日常运营经费,这为商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餐厅同时也是“日本湖北楚商会馆”,是在日湖北同乡聚会、开展各种交流的场所。徐耀华说,在日本的湖北同乡从事各种行业,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但是当大家一起吃着热干面、莲藕排骨汤这些在湖北家喻户晓的美食的时候,那种亲近感、身份认同感,以及对家乡的自豪感,是别的场景所不会有的。

中国料理在日本很受欢迎,日本各地有很多四川餐厅、上海餐厅等,但此前并没有湖北餐厅,徐耀华说,“珞珈壹号”是日本第一家以湖北为主题的餐厅,它位于繁华的银座,可以说餐厅本身就是家乡湖北的一个大的广告招牌,它让日本当地人知道中国料理里面也有湖北菜,“餐厅的设计、菜品都融入了湖北的特色,这是一个传播湖北文化的窗口”。

徐耀华说,不管是跟日本人做生意,还是与日本朋友聚会,在介绍湖北的时候,仅凭嘴巴说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他们带到湖北餐厅,吃一顿饭,基本上都清楚了,饮食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地域信息。比如,为什么湖北菜里有莲藕排骨汤这道菜呢?因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它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湖北交汇,有很多湖泊和湿地,被誉为“千湖之省”,同时也是鱼米之乡,盛产莲藕,于是就有了莲藕的各种吃法。又比如,湖北人去“珞珈壹号”必点的热干面和豆皮,其实都是街头小吃,为什么湖北这么多小吃呢?因为湖北地处中国中部,是南北东西往来的交通要道,自古有“九省通衢”的称号,尤其是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武汉,自古以来商业繁荣,跑码头的商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坐下来慢慢用餐,简单吃一下就要赶往下一站,所以衍生了很多小吃。

“珞珈壹号”还有很多“有故事”的菜品,比如与屈原有关的粽子、与苏东坡有关的“黄州东坡肉”。店面的设计,也体现了湖北“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特点——包间装饰了莲花吊灯,大厅是绿色的荷叶吊灯,吧台则做成了渔船的形状。徐耀华说,强调地域特色不是原样照搬,为了易于被当地人接受,餐厅对食材和口味进行了反复的调试和改良,从而使得地方家常菜可以登上国际舞台。

热干面

湖北人和湖北菜一样

去过“珞珈壹号”的人应该会发现,菜单上还有一些四川菜和湖南菜。徐耀华说,准确地说它是一家以湖北菜为主、兼具川菜和湘菜的餐厅。湖北菜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道理与前面提到的湖北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因为湖北位于南北东西交汇的地方,语言、文化、饮食受到了各个地方的影响,所谓的湖北菜,在与各地紧密的往来中不断变化,受到了周围川菜、湘菜、淮扬菜的影响,很难沉淀成为一种完全不同的菜系。

“湖北人也和湖北菜一样,有点辣,但是又没有那么辣,不是没有特色,我们的特色就是融汇了各个地方的特色”,徐耀华说,湖北人的气质里面有豪爽义气的一面,跟北方人比较像,也有细腻内敛的一面,跟南方人比较像。湖北从古至今诞生了很多忠烈之士,从古代的屈原投江殉国,到近代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义,再到为新中国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大量革命志士,都展现了湖北人刚强的一面。湖北人也很重文教,古代楚文化曾在漆器、青铜器、文学、音律方面有过很深的造诣,现代的湖北也是中国的科教大省。

谈及自己在日本创业打拼的感悟,徐耀华说,日本讲究“入乡随俗”,外国人在日本打拼要融入日本当地社会,了解当地民众和市场的需求,并不断地调整,以便适应当地的环境,日本人擅长博采众家之长,这一点与湖北人是相通的。

徐耀华是日本湖北总商会的现任、也是第二任会长,他说其实自己并没有很深的地域观念,湖北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湖北人里面也或开朗或内敛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他说,“商会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可能原本并没有什么交集,但这并不重要,当我们举起湖北人的旗帜,仅仅因为来自同一个故乡,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就能够聚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交流,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日本湖北总商会创立仅仅3年,但是已经与湖北省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仅多次组织商会成员回湖北考察,还多次接待湖北省和市县一级的日本考察团。徐耀华说,今年8月底湖北省长王晓东率团访问日本,在东京开展了经济交流推介会,日本湖北总商会参与了接待工作,这次访问极大地鼓励了在日湖北人。湖北位于中部内陆地区,对外交流不如沿海发达地区那么多,但是随着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的对外交流,尤其是与日本的交流将会越来越紧密。日本湖北总商会也将利用在日本积累的资源,为促进湖北与日本的交流作贡献。

采访的最后,徐耀华说,自己年少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很多海外华人一样“四海为家”,对家乡似乎没有太多的眷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思乡,也希望能够为家乡做一些事情。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