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泻总领事何平:
为灾区侨胞搭建桥梁,领馆工作任重道远
新泻总领馆所管辖的范围包括新泻县、山形县、福岛县、宫城县。如今领区内华侨华人、留学生加起来大约有2万多人。由于其中福岛、宫城都是3.11大地震的重灾区。地震过去五周年,灾区华侨华人的生活情况如何?在灾后重建,恢复生活的过程中,总领馆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在今后的生活中,灾区侨胞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求领馆的支援?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陪同总领馆一行前往灾区侨胞家中探望的路上,对何平总领事进行了独家专访。
何平总领事2014年2月底来到日本,到任后次月就前往福岛灾区,与当地的华侨华人、侨团代表召开了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例如当时有一些研修生不太了解日本救助金的发放,新泻总领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帮助他们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解决了这一困难。此外,这两年何平总领事也到过不少重灾区探望和慰问当地华侨华人。例如被海啸严重损毁的宫城县石卷市、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30公里的广野町,了解当地华侨华人灾后重建、恢复生活的状况。
何平总领事在“3.11地震五周年华侨华人复兴支援恳谈会”上发言
东方新报:这次总领馆在福岛灾区召开华侨华人复兴支援恳谈会,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何平:今年是3.11东日本大地震灾后五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我们领馆想重点关注一下灾区侨胞现在的生活状况。3.11地震给当地侨胞带来的打击很大,当时很多人撤离、回国,这两年人们也陆陆续续回来,尤其是那些在此结婚、就业的人,他们的生活基础都在这里。
虽然地震已过去5年,日本政府在灾后重建上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这次灾害的特殊性、尤其是核泄漏的影响是很长远的。因此作为总领馆我们很关心目前中国同胞的生活状况究竟怎样,有哪些实际的困难。我们希望能通过举办一些相关活动,与当地的华侨团体、侨胞,包括当地政府部门、救援团体加强沟通了解,帮助灾区侨胞恢复正常生活。
东方新报:到日本赴任以来,您看到的福岛是什么样的?这里的华侨华人生活如何?
何平:地震的时候虽然我还没有来日本,但是那时候在外交部也参与了帮助侨胞撤离的相关工作。从前我也做过领事保护中心的主任,主要从事保护海外公民的工作。来日本后,对于福岛灾区侨胞的生活一直很关注,也希望能利用从前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协助。而我们领馆需要了解当地侨民生活中有没有实际的困难,在跟日方的沟通上,例如华侨华人在接受救助时有没有遭到区别对待等等,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加强信息沟通,保护他们应有的利益。
这两年,表面上看起来大家的生活也都是在基本恢复正常的状态,与其他领区县也没有太大差异。但是,靠近核泄漏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恢复还是很不容易。例如曾经石卷市的一条繁华商业街,海啸发生后几乎被夷为平地。企业撤离、农业受到核泄漏事故的重大打击,福岛经济的低迷,对在当地的华侨华人来说,生活、就业、创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人们心理上的阴影也是很大的问题。
东方新报:今后领馆在支援福岛灾区华侨华人方面准备开展哪些工作呢?
何平:今后我们还得密切跟踪关注福岛灾后重建的工作状况,特别是涉及到核泄漏的善后处理、灾后重建援助方面日本政府的新政策。然后尽量及时、准确掌握这些情况,给侨胞提供正确的信息。
第二就是要支持侨团的工作,和当地的华侨团体加强联系。灾害发生后我们的经验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团体帮助当地侨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除了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让侨胞有一种心理上的依靠。像福岛华侨华人总会也是灾后才成立的,在经历灾难的时候,大家会有一种互相扶持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领馆也会积极支持侨团的建设,帮助侨胞及时沟通、联络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包括侨团开展的华文教育、文化交流活动领馆也会全力支持。
第三要与当地的县、市政府、国际交流团体加强联系。福岛当地很多支援外国人的国际交流机构都很热心,也很专业,争取他们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而且当时灾难发生时这些团体给我们提供的帮助也是很大的。现在,在解决我们中国侨胞生活上、语言上、心理上的问题方面,他们都能起到很多作用。
第四就是要更加准确、具体地了解当地侨胞的状况。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基础的调研和了解。侨胞的准确数量、回国后究竟有多少人回来,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特别是那些还在避难、住在临时住宅,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的人还有多少,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还要在了解情况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包括帮助他们加强与日本支援机构、政府机构的联系,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协调和解决面临的困难。
最后,何平总领事表示,在3.11大地震的阴影笼罩之下,灾区民众生活的完全恢复还需要时间,领馆的工作也格外任重道远。总领馆将继续不懈努力做好对灾区侨胞的领事保护和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更好地恢复正常幸福的生活。同时,日本的自然灾害相对比较多,中国驻新泻总领馆还要与驻日大使馆及其他总领事馆一起加强联动机制建设,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应急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