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盼日中关系更上一层楼
时间:1485423876000 来源:东方新报

专访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

互惠双赢 盼日中关系更上一层楼

新报记者 何江(上海)

  进入日本国外务省就职已30多年的片山和之先生,20158月,出任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这是他第五次在中国生活。他在赴任一周之际发表了一篇《总领事寄语》的文章,其中这样写道:每天,亲眼目睹着中国在经济等各领域的显著发展与变化,时时都会有新的发现。

  为促进对日本的了解,有必要将真实的日本和日本人传递给中国朋友,片山和之先生先后几十次接受媒体采访、到大学演讲。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又将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在迎接中国春节的前夕,116日下午,片山和之总领事在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片山和之总领事在接受本报采访。

   问:片山总领事您好!在中国民众及海外华人共同迎来中国新年——农历鸡年的前夕,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对准备欢度春节的上海市民及全中国全球的华人朋友说一下您的心愿。

  答:2017年是鸡年,我衷心祝福上海市民以及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有一个幸福的好年。今年也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希望通过双方努力,日中关系在新的一年能够更上一层楼。

  问:您于20158月到上海赴任来,至今已近1时间,请您回顾一下您就任总领事以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在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促进两国民众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及大型活动?

  答:日中关系有政府间的关系,也有民间的交流。日中的政府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发展的不是很理想,但最严峻的时期已经过了,在2014APEC峰会上,习近平国家主席和安倍首相进行了首次首脑会谈,之后也有几次和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会见。在去年9月的杭州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又进行了第三次首脑会谈,日中关系正在不断改善中。

  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是日中关系改善的好时机,希望由此得到更大的促进。首先,日中政府间需要更多的努力。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作为日本的政府机构,也要继续强化各种交流,为改善日中关系继续做出努力。上海与首都北京不同,一直在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是中国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我第一次访问上海是1984年的圣诞节。那时改革开放还未在上海正式展开,最高的楼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盖造的南京路的国际大厦,一栋20多层的建筑物。浦东仍未开发。我还记得1992年随同天皇皇后两位陛下访问上海时参观浦东一户农家的情景。而如今,上海已经发展成为日新月异的世界代表性的国际大都市。目前,领区内的日本侨民数量之多在全世界屈指可数,仅在上海总领事馆登记的在上海的日本人有46000多人常住上海(201510月数据)上海的日本人学校的学生数量在全球的日本人学校中排名第二。管辖区内日资企业超过2万家,目前在上海的日本企业有1万据点以上,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上海总领事馆的签证签发量也居世界首位。希望今后在经济交流,文化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不断地强化和促进和上海总领事馆管辖区内当地的各种交流发展,共同进步。

  另外,在和中国的关系和交流方面,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中国人去日本访问,赴日的签证手续也在不断简化。我们的总领事馆的新闻文化中心,为了更好的传递日本的各种魅力,每月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许多日本传统文化等交流活动。“百闻不如一见”上海总领事馆会继续努力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实现去日本的愿望,让他们使亲自用自己的双眼去了解和感知,现在的真实的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扩大并深化中日民间的交流。

  问:在上述一系列活动中,给你特别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是哪些?能请您给我们举几个具体事例吗?

  答:20158月我就任以来,11月在南京举办了全面的日本文化交流活动,我也进行了演讲。为前来的南京朋友们带去了,田中东尼先生的“KAWAII FASHION ”的精彩表演,日本料理,日本电影,日本的茶道,武道等交流,这次南京的日本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我印象很深刻。

  第二件事,无锡市的鼋头渚公园每年3月都会举行盛大的樱花节活动,去年是也《无锡旅情》歌曲正值30周年。80年代起在日本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30年来,《无锡旅情》已经成为中日友谊的美好见证,1986年,当年无锡与日本民间友好团体在鹿顶山麓共建“中日樱花友谊林”,那里种植有3万棵以上的樱花树。其中一半是有日本的志愿者种植的,另外一半是无锡当地人种植的,樱花绽放时节那里非常漂亮,今年3月份的樱花节,我也还会去参加。樱花非常美丽,但更有意义的是这坚持了30年的交流。

  第三件事:去年414日熊本发生地震后,上海的高中生,企业,沪商联合会等,都送来了帮助熊本复兴的慰问金,让我非常感动,我也在这里,再次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那之后的619在上海总领事馆,还举行了支援熊本复兴的活动,一方面,表示对上海市民的感谢,还向大家介绍了熊本在灾后在怎样的坚强的努力复兴着。宣传了熊本的观光地,美食,舞蹈,文化等,我们想传递给大家:美丽的熊本,很坚强,灾后一直在努力复兴,在期盼着大家前来观光。还有一件事令我非常感动,有一个年轻人本来打算到熊本的大学留学,突然发生地震后,虽然父母一直很担心和反对,但去年9月,他还是选择了前往熊本留学。

 :今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45周年,45年来,日中关系经历风雨也迎来阳光有过温暖,您怎样定位和评介?要进一步提升与改善两国关系,您认为各方还需要做哪些努力与工作?

  答:“战略互惠关系”是两国2008年共同确定的关系定位,遣隋使,遣唐使,两国间有着悠久的友好交流历史,虽然有一段时期政治关系比较严峻,但现在正在朝着好的方向不断改善。“两国关系的关键是国民基础,有了良好的国民基础,两国的关系将会日益改善”目前前往日本的中国客人也越来越多,一直在进行着草根交流,是很好的现象。说到日中关系,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双方无法逃避。朋友可以自由选择,但邻居无法选择。这样的彼此是重要的邻居这一点,从未改变。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是日中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都是接连很有值得纪念的年份。我认为日中关系应该是以多向前看的眼光,继续保持这种战略互惠共存的双赢关系。我认为:将来的日中关系,重在年轻人之间的不断互相交流了解和理解上。我非常欢迎,中国的年轻人们多去日本看一看,因为在国内学到的,了解到的,和亲自去那里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的是不同的,让两个国家同年龄的人,通过交流,很好的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兴趣,去加深对对方国家的各种文化了解以及社会的看法。原来日本有这么多的魅力;日本年轻人也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原来上海是这样的城市,地铁也很发达,也有了迪斯尼乐园,还有外滩的西洋风历史建筑,浦东的现代建筑,中国最先端的经济,比如去星巴克喝咖啡,原来与日本相比也很好喝,但居然比日本贵。

  问:自从前几年日本进一步放宽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观光签证条件后,大量的中国游客涌到日本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也产生了2015年的流行语——“爆买”,2015年中国赴日游客499万人次,2016年预测会大幅增加。您认为,日本吸引中国人来观光、消费的最大魅力有哪些?如果想继续吸引中国游客持续不断地到日本旅游,日本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在住宿、交通便利、语言沟通等方面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答:去年是637万人访问日本而且,现在中国人的赴日旅行的内容在不断改变,从以前的爆买:高端的电饭煲、马桶盖,从以前跟着旅行团,参加常规的黄金线路,到发展为自主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旅游也在不断增加,去自己喜欢的其他城市的景点,去体验日本各地的美丽大自然,品尝各地的独具特色的各种美食等。比如,去北海道在雪中滑雪,去九州泡温泉,去金泽品尝当地的山珍海味,去岩手观光,购买南部铁壶,去秋叶原体会日本的宅文化,动画,cosplay购买女士的美容产品和化妆用品等。去年赴日观光的外国人有2400万名,到2020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要实现达到目标的4000万人的话,还会有1500万人以上的缺口,简单计算,如果没有4分之1的中国客人来日本旅游的话,很难达成目标。

  最近,有为了提供更多的便利,民宿经营的法律也在改善,现在连复杂的日本导游的考试制度也在朝着改善方向发展。这些年,也有很多是乘游轮来日本观光旅游的,那是不需要签证的。比如先到韩国再到日本的福冈等地的豪华邮轮之旅,但接待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和改善,港口的设施,从港口搭乘的大巴的接待能力,以及在那之前入国审查官的问题等等。今后,日本也将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关于语言方面的问题,现在,在地铁站等地方已经有很多英语,中文,韩语的提示,以及广播等。之前,我去鹿儿岛旅游时的大巴上,也有英语,中文,韩语的广播。日本的汉字基本上中国客人都认识,再加上还有中文广播,还是很方便的。

  另外,现在还有日本旅游的好助手翻译机,和可以翻译的APP等,去日本旅游的客人还能通过微信等提前收集各种情报信息。语言的沟通虽然很重要,但哪怕中国人不会日语,或者日本人不会讲中文,对沟通都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关于交通问题,我认为日本交通本来就已经很便利,新干线、JR和私铁、地铁等都很发达;还有很适合个人旅游的日本铁路周游券:JR pass,有全国版和地区版,有7天、14天和21天。日本的交通在日本换乘的时候,日本的交通,时间都很精准,即便换乘时间不是特别多,但也会有浅显易懂的提示牌告诉大家:如何换乘?应该往哪里走?车票的购买方法,也很容易懂。相信日本人大多都很亲切,如果询问的话都会告知,或者还会有热心人亲自带路。交通方面这基本不需要太担心。

  问:上海总领事馆作为最多的中国人赴日签证的签发地,在去年一年共签出了多少份赴日游签证,今年在改善及加快签发便利与速度方面,有何新的考虑?

  答:近年来,中国朋友的赴日一直很火热,上海总领事馆去年就签出了175万份左右的签证,前年是155万份左右,2014年是87万份。在去年637万赴日的中国人中,就有175万是由上海日领事馆签发出来的,占据了全球签发的中国人赴日的近31。去年元旦过后的14,我们一天就收到了14000多个签证申请,总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积极努力应对。上海总领事馆去年签发的签证的量上和前年比,虽然没有增加很多,但也是在稳中增加的。

  一方面,因为有多次往返签证的存答:在第二次起不需要再办理签证;另一方面,乘游轮前往日本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加,而且也是不需要办理签证的。因此,实际到访日本的中国客人应该还会远不止175万,还会更多。这些年来,赴日签证的手续也一直在不断简化,从5年前冲绳的多次往返签证的实行,到4年前东北三县(岩手,宫城,福岛)的多次往返签证,而且本馆2015119日起,冲绳和东北三县的签证的措施要求又都有放宽;还有面向相当高收入者的多次签证(个人旅游)也开始受理;去年10月开始的商务和文人,学者的多次往返签证的最长期限也都从5年有效期变成了10年有效期。年轻人的交流很重要,大学生的签证也在简单化,特别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毕业后的来日本的,现在财产证明已经不需要了,相信今后应该还会进一步放宽赴日旅游的签证限制。

   问:上海作为日本人侨居中国人数最多的地方城市之一,曾经有多的日本人在上海地区工作、留学及居住,据说现在人数有所减少,目前有多少日本人居住在上海地区?如果人数减少明显的话,减少的理由有哪些?

  答:最新的数据还没有发表,到201510月是有46000人,稍微有些减少,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一个是这里的工厂的关闭后转移到东南亚的国家。另一个是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发生转变,从第二产业开始第三产业。因此从日本派来的长期人员数量也在减少,基本上在用当地的人。另外,年轻人没有孩子,只身来到中国,还有因担忧大气污染,把孩子留在日本的情况。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人数上有所减少。但是上海对于日本来说有很重要的战略重要性这点没有改变,因此不会因为工厂的转移和大气污染的原因而改变。

  问:近来有传说及部分媒体的报道,说日本企业开始从中国“撤退”,有的公司关闭,有个工场转移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在您看来,目前的真正的情况与现状如何?如果的确有一些日企“撤离”中国,那么,其最大原因是什么?如果中国仍然想成为吸引外资的“宝地”,更多地吸引日本企业、厂家的投资及进入,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答: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发生变化,有一部分企业像刚才说的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制造业,以前在这里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制造产品,出口到日本。现在,中国的人工成本不断变高,有的日本企业无法承担,只能转移到人工成本低的东南亚国家。这也是没办法的。但是中国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惊人的发展,而且有着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还会吸引着日本的企业,不断来到中国在中国投资生产,在中国销售。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新的第三产业,服务行业,流通业,IT产业等也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

  就中国和东南亚的竞争力来说,虽然有一些领域有所下降,但这些新的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这样既有从日本来的新的企业,也有从中国出去的企业,是在发展和流动的。要想吸引更多的日本企业来中国投资的话,希望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进行努力,让他们可以长期安心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希望在今后,在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方面,得到更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目前有积极配合的地方,也有并不是很积极的地方,双方间的磨合调整还不是很理想。比如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已有100家以上的日本企业进驻,但从他们的反馈来看,与之前的预想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现实状况并是很理想,环节较多,比如有积极配合的部门很快批准了,也有部门没有批准,还有一定的问题,希望也能给这些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另外,上海的房价上涨,在上海生活的日本人,还常有被限期搬离的事情发生。房价上涨,房东进行了重新装修后想出售房子,就想把租房子的人赶出去。房东换了新的,虽然有合同,但要求在1个月或2个月后搬离。对于长期在上海生活的日本家族来说,喜欢在上海的日本人学校附近找房子,安定的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日本人大量居住的地方入住生活会很方便,但这样被限期搬离的事情发生,对他们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困扰和影响。

  上海总领事馆想成为日本侨民和日资企业从业者们能够信赖的总领事馆,“低门槛”的总领事馆。领区内有着超过6万人的日本侨民长期居住,改善他们在当地生活、开展事业需要面对的贸易投资、生活安全、文化等环境方面,上海总领事馆今后将尽可能继续给予更多后援。

  问:请介绍一下总领事您本人在这一年多在上海的生活情形,除了工作与公务之外,休息日子您会做些什么?上海哪些地方最吸引您?喜欢中国菜(上海菜)吗?您最喜欢的中国菜是哪几个?

  答:我33年前进入外务省,期间驻外经历包括香港、中国大陆、美国、马来西亚、比利时,直到刚刚卸任的美国底特律总领事。我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有:1984-1986年在北京留学,1987-1989年、1997-1999年,以及2008-2010年前后三次在大使馆工作,这次是第五次,也是第一次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说到我在上海一年多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日子,周六周日也要工作。因为上海总领事馆管辖范围不只是上海地区,还涵盖有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比如,昨天周六,我就去了无锡和苏州。虽然很忙,但是有休息时间我就会去体育会所游泳,我还会去散步,因为官邸在淮海中路,附近有很多的老洋房,所以我有时间会去散步,一边放松心情一边学习历史,潜心学习不同于华北的华东文化和风土人情。高尔夫我不打已经10年以上了。1980年代,我在北京第一次打了高尔夫,但2000年后在美国就已经不打了,觉得是时间的浪费,我打的也不是特别好。

  在上海的生活上还有就是喜欢吃中国的各种美食,比如这个季节会吃中国的火锅。我非常喜欢上海菜,不光是小笼包,还有马兰头,烤麸。大闸蟹,红烧肉这些我都很喜欢。中国菜中,我上海菜,广东菜,四川菜等我都很喜欢,特别是四川菜的既麻又辣的味道。上海菜广东菜很和日本人的口味,北京料理我也喜欢,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等。这个季节我最喜欢的是小笼包,特别是阳春面,汤很好。我认为上海的魅力点不光是经济金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是一个对外包容开放的城市,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且离日本也很近。

 问:“酷日本”及文化软实力,一直是日本政府对外宣传及推出的国策之一,与日本一样,动画片《你的名字。》在中国引起极大轰动与好评,您如何评介日本的这些努力与成果?同时,对于中国的电影、文化等您如何看待,最近有看过哪部中国影片?

  答:日本的动画产业在中国以及世界被广泛好评认可。“酷日本”文化的成功更多的是由于日本动漫产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魅力。日本的电影和电视剧在中国也深受喜爱。我这次来上海就任后,会和上海的大学生们一起,每月2次在总领事官邸举行研讨交流会,其中的学生有日语专业和其他法律,经济等专业的学生。他们从小看日本动漫长大,通过这些影响,还可以学习日语,日本动漫等文化对他们的人生也会有改变。我看到有能很流畅的说日语的学生,这就是日中交流的意义所在吧。这些文化本身具有很强魅力,我们也一直在全力支持。中国的电影也很好,很喜欢,但最近没怎么看,之前有看了美人鱼,还有80年代到中国时看过人到中年》、《黄土地》、《老井等,印象还很深刻。当然最近也看了热门话题的你的名字。》

  问:最后,今年是中日恢复邦交45周年,明年又将迎来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请您介绍一下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在新的一年(2017年)的主要工作计划,在促进两国友好、加深日本国民与中国民众(上海市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方面,会有哪些具体安排?

  答:今年和明年,很有纪念意义,在和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以及民间的交流上,商业活动,经济活动,演唱会,文化活动等,我们都会继续全力支持。当然,特别是作为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我们会更加努力强化,和两国政府间,在上海的日本侨民,日系企业,和当地的中国人,以及两国的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大家一起努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多的去交流,去共同发展进步。让更多的当地朋友成为日本粉丝。尽可能和领区内更多中国朋友特别是年轻人交流,力求传达当代最真切的日本和日本人印象,扩大当地对日本的了解,增加对日友人。

  最后,片山总领事爽朗的笑着对记者说: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我很希望更多中国的年轻人朋友们,多多前来看真实的日本。在赴日签证上,只要大家多多申请,我就会批准。去日本旅行,留学,和其他目的的赴日也好,我们都非常欢迎,期待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赴日,去体会和加深对日本的各种了解,能多为两国间的友好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6323,片山总领事参加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的樱花节活动。

  片山和之

   出生于日本广岛县,曾赴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学习。19834月进入日本外务省,19876月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二秘,19946月外务省中国处副处长,19949月外务省海外宣传处副处长,19977月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一秘,19998月日本国驻美国大使馆一秘、经济参赞、总务参赞。

   20028月外务省国际能源处长,20048月外务省文化交流处处长,20068月日本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首席馆员、公使,20088月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公使,20108月日本国驻比利时大使馆首席馆员,公使, 20139月日本国驻美国底特律总领事,20158月出任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

本文摄影:何江

­­­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