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务省政务官冈本三成:日中要成为心灵之友
时间:1506345817000
来源:东方新报
访外务省外务大臣政务官、众议员冈本三成——
日中两国要成为心灵之友
日中两国要成为心灵之友
本报记者 孙冉 朱耀忠 小川拓朗(东京)
公明党众议院议员冈本三成先生,在第三次安倍改造内阁中,进入政府中枢,出任外务省外务大臣政务官。拥有辉煌的个人经历,先后毕业于日本创价大学和美国凯洛管理学院,进入著名的高盛公司,一直做到执行董事的高位,然后他又华丽转身,弃商从政,2012年投身众议院大选成为议员,2014年再次当选,在政治舞台,实现他的抱负。冈本三成,可以说是一名商场“中坚”,也是一名政坛“新兵”;既是代表民意的国会议员,又是站在政府立场的外务省高官,在这位政治家眼中的日中关系,他眼中的两国邦交正常化45年的足迹,又会是怎么样一幅图画?
9月20日下午,本报记者走进位于东京都霞关的日本外务省大楼,采访了冈本三成政务官。冈本先生很忙,给我们的采访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他见到我们马上笑着用中文自我介绍说“我叫冈本三成”,坐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

冈本三成政务官(右)给本报题词后,与本报总编辑孙冉合影。
“日中关系只能好上加好”
《东方新报》:您如何看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45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于今天的日中两国关系做如何评介?
答: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当然对每个国家都很重要,但保持良好的两国关系对整个亚洲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如果两国的信任关系厚实,对促进周边地区的繁荣也有积极的一面。因此说,我们必须将由两国的先辈前人构筑的这种关系好上加好,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中国来日本旅游的观光客人数逐年增加,去年来到日本的有637万人次。当然,两国的政治关系很重要,但我认为,两国之间的民间的、经济层面的关系,或者说观光、文化交流,都是极为重要的,而且这样的关系成为两国间的大趋势,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今年是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我们将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从历史上来看,这都是非常关键的节点。
《东方新报》:45年来,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蜜月期,也有冷淡期,还有所谓的“政冷经热”,您认为,摆在两国之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答:国家与国家间的交往,不可能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关系。对于日本来说,不但是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也有时好时坏。但是,越是这样时期,就更必须继续互相保持信赖,以构筑更好的关系作为目标,两国的政治家们拥有这样的责任感,我认为非常重要。就是在政治关系上出现一些摩擦时,民间的关系坚如磐石的话,政治上的关系终将会变好。为了能做到这点,我衷心希望能进一步扩大企业间的交流,以及观光、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但是,现在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对日本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好感度,反之,对中国并不抱有好印象的日本也不在少数。就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建立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政治家的责任也是任务。就现状来说,两国间的国民互不信赖、无法喜欢上对方——这是最大的问题。
改善这一问题的最重要的,我认为在于“人与人的交流”。我考虑的是,作为政治家来说,我们的工作不但是重视今天,还要时常放眼于10年、30年、50年后的两国进一步的关系,为了做到这些,我认为最重要的,那便是进一步增进年轻人之间的互相交流。现在,日本政府定期邀请1000名中国年轻人来访,参观日本各地,并进行体育交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日本学习,也促使更多的日本年轻人去中国留学。年轻时居住在对方国家,结识异国朋友,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人们的思考方式。哪怕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但是认可对方的价值观尤为重要。我认为,通过互相交流,从而促进互相理解,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极富意义的事。
坚持池田大作的日中友好理念
《东方新报》:在45年之前,日本公明党为两国邦交正常化做了大量的工作,请您对公明党在日中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做一个评介。
答:考虑到日中关系的理想状态,我认为其原点,在于公明党的创立者池田大作先生。池田先生多次访问中国,不但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还与中国文化界、诗人等各界的代表性人物深入交流,建立信赖关系。特别在日中恢复邦交之前,两国间信息不十分沟通的时期,我们通过池田先生,学到了中国人的人情性格、思考方法等,对中国有了理解。这是池田先生所结下的中国与日本的“绊”(纽带),作为公明党的议员,我们也切实体会到与中国建立与保持良好关系,也与日本将来发展紧密相连。
《东方新报》:除了政府职务外,您还是众议院议员,您如何看待日中两国的议会和议员交流。
在政治世界,彼此的主张当然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不过,议员并不等同于政府。议员是“国民的代表”本身就是国民。因此,如果两国国民间关系变好,信赖深化的话,就是政府间再有暗浪恶波,关系也不至于恶化只有变得更好,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议员的交流非常重要,加深议员的交流,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国民间的交流,公明党现任代表山口那津男、前代表太田昭宏,曾多次访问中国,我们也接待着来自中国的客人。日中邦交正常化45年间,公明党为开辟这样一条日中友好之路而自豪,我们的前人先辈们实际这样实践过来的。

冈本三成政务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日中美彼此保持友好关系
《东方新报》:发展今后的日中两国关系,最大的关键点是在哪里?在面向未来的关系中,日本政府需要做哪些工作?同时,您对中国政府有何期待?
答:现在大家正在努力着,但是努力是没有界限的,应该更加努力。这里,我们也希望让中国方面明白,我们并不说哪个不好,互相之间需要尽最大可能的努力,既然是代表国家的,自然有无法退让的部分,也有意见不同的地方,尽管如此能,我们要去发现能够达到意见一致的部分,这个“去发现”的努力也非常重要。今后,也许会有更大的问题出现,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最后一定是坐下来协商,要通过外交努力解决分歧,彼此保持这样的信赖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东方新报》:日本媒体报道,您在美国时曾经同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共事过,您如何看特朗普时代的日美关系?
答:如果从特朗普总统与安倍首相额关系来说日美关系的话,现在的日美关系应该可以说最棒的的了。恐怕在过去历届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中保持如此好的关系的,会想起中曾根-里根、小泉-布什的关系,安倍首相与特朗普总统之间,应该比他们的关系还好。前不久,在朝鲜进行核试验自己,特朗普与安倍首相一天之内,两次直接通了电话,在国家领导人层面,一日通两次电话的事例还没有过,我想这可以说是过去未曾有过的最好关系吧。
日美两国间的民间层次也拥有良好关系,现在日本向美国的投资很大。日本的特征是,不仅仅投资,还在那里建造工厂雇佣很多美国人。据美国商务省的统计,日本企业直接雇佣的美国人人数是86万人,而在其它相关的日企内工作的美国人,据统计更达到2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会支付合适的工资,对于美国人来说,能在日企内工作,等于既有不错的收入又能获得长期雇佣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民间企业范畴,日美关系也非常良好。
《东方新报》:新日美关系背景的下的日本、美国和中国这“三角”关系又会是怎么样的?
答:特朗普总统也曾经说过,“美国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日本来说绝对也是好事”,的确是这样。换句话说,日本和中国关系良好,对美国来说也有益处。如果那样的关系确实的话,我想,日美关系良好对中国来说也是好事。比如说,有那么三个朋友,三人亲如兄弟当然非常幸福,三人中两人关系好而冷落另外一个人,这自然不能说关系圆满,三人间也必须保持各自的良好关系,为保持这种良好关系的努力尤为重要。
在日华侨华人是日中两国的桥梁
《东方新报》:日本大力提倡“观光立国”,促进更多的中国游客来访,日本政府在进一步放宽签证条件,以及提高接待能力方面,有何新的动作与计划?
答:关于放宽签证条件,继前年、去年之后,今年5月也实施了新的规定,已连续三年实施了。通过实施三年多次往返签证、简化学生申请签证手续等一系列规定,其努力获得成功,来日本的外国人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明年以后是不是有进一步放宽的规定出台,目前还不知道,迄今为止已有三次的政策出台,如果认为目前的放宽条件已经足有成效的话,那就切实履行与实施,并大力宣传。如果将来有需要的话,再可以就此进行研究。
《东方新报》:在日本生活的华侨华人有超过80万人,也有超过10万人的中国人加入日本国籍,您对在日华人在促进两国交流方面有何期待与希望?
答:是的,我认为,正是居住在日本的各位华侨华人,是日中两国间的桥梁。他们熟知祖国的事情,也懂得日本。正因为他们生活在不是祖国的日本,我想应该没有其他人能像他们那样成为两国间的桥梁了。各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让他们能够在日本更加舒适地生活,对此予以支援,是作为政府及政治家的工作。为何这样说?因为他们能在日本生活,越发感到开心感到喜悦的话,会影和改变中国下一代人对日本的印象,也会有更多的人来日本,反之,如果华侨华人们在日本生活艰难、对日本毫无好感的话,那么中国年轻人也不会来日本的。
因此,我们对各位选择在日本生活与居住,表示感谢,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去帮助和支援他们。
半小时过去了,秘书悄然推门进入,暗示着冈本政务官下一个安排时间临近。最后,记者请他在签名板上写一句祝愿的贺辞,冈本先生想了想,用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两个字:“心·友”,他解释说,衷心希望日中两国国民,能够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这同样也是我们的愿望!

冈本三成政务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冈本三成
1965年5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创价大学,1989年就职于美国花旗银行,1998年毕业于凯洛管理学院,获得经营学硕士(MBA),同年进入高盛证券公司,2005年出任公司执行董事。2012年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2014年再次当选,2017年出任第三次安倍改造内阁的外务大臣政务官。
本文照片均为本报记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