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家用电子产品市场正遭遇困局。在28日刚刚结束的上海外滩国际电竞文化中心的品牌展览Sony Expo中,索尼面向中国用户公开了11日刚刚发售的新智能手机“Xperia1V”。对这款主打“电影感影像”的新手机,不少国内外测评人都对其科技亮点给予了肯定,但约合1万人民币左右的全球指导价格,让许多“信仰”索尼的粉丝都表示“多少有点离谱”。
▲中国参展者在2023Sony Expo(图源:PlayStation中国官方账号)
索尼在25日凌晨召开的游戏发布会更是口碑平平。发布会本身被国内大型游戏网站“3DM游戏网”评价为“有东西但不多”;会上公开的最新产品——带有浓重的对标任天堂掌机switch色彩的“Project Q”——则遭到一片质疑。中国网友认为其工业设计不佳,日本网友则因其需要捆绑索尼的游戏主机PS5使用,批评这是“高价买一个挂件”。
家用电子产品原本是索尼公司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品牌形象来源,但在近十年中,遭遇了许多问题。在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领域,至少从几年前开始,索尼的新品基本就已成为粉丝内部的狂欢,论系统普及度不及苹果,论性价比,安卓原生系统也有更多优选。在4月28日的决算会议上,索尼社长十时裕树表示“无法对智能机的北美和亚洲市场保持乐观”;5月25日的事业说明会上,半导体部门首席执行官清水照士也承认智能机市场“整体低迷”,并将未来的发展路线锁死在“高端机型”。
至于游戏主机,自去年年末日本半导体产能和运输网络恢复以来,索尼主机PS系列确实创下了不错的销售额,但与竞争对手任天堂旗下的Switch和微软旗下的Xbox相比,并没有特别亮眼的竞争优势。关于这一点,在5月18日集团的经营方针说明会上,会长吉田宪一郎也承认索尼在主机方面面临的挑战。
曾经的“摇钱树”,如今靠不住了。类似困境,其实任天堂也有。2022财年,任天堂游戏主机Switch销量同比下滑22%,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5.5%。公司一方也承认,游戏主机发售7年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已经放缓,销售势头很难维持。
然而最近,任天堂公司在另一领域破了圈,那就是游戏IP“马里奥”系列改编的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电影自4月上映以来势不可挡,截至发稿时,累计票房已达12.8亿美元,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3。它不仅是动画影史票房前3中唯一的日本作品,也是唯一的游戏改编作品。马里奥电影带来的经济和品牌效益,引发业界人士高度关注。
▲《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日本官方账号庆贺电影票房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3。
事实上,索尼公司也曾在游戏IP影视化领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如2022年上映的《神秘海域》,就创下了4亿美元全球票房的佳绩。但从近期的动向看,索尼似乎决心在这一赛道上“走到黑”。根据《日本经济新闻》,自2023年夏天起,至少有10部索尼旗下的高分游戏即将被搬上荧幕,包括已公布预告片的《头号赛车手》,以及在筹划中的《烈火战车》,《对马岛之魂》,《地平线零之曙光》,《战神》系列等。
该报道同时指出,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预估,2025年,世界内容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3兆美元,其中游戏领域的成长率为6%,但电影和动画成长率将达到29%。索尼集团在最近的5年中,在游戏和影视等内容产品上投资超过1兆日元,但游戏开发成本增加导致营收降低,而影视改编的市场收益,或在短线上弥补这一不足。
▲5月2日,索尼游戏《GT赛车》改编电影《头号赛车手》预告片发布,定档8月上映。
不过,如同所有IP影视化一样,游戏改编的电影虽然在“吸金”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令粉丝“边骂也要边看”,但它作为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往往遭到怀疑。《神秘海域》虽票房成绩不错,口碑却不佳。而看似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任天堂《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其观众评价和媒体(影评人)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游戏粉丝认为满足了“情怀”,影评人则指出电影乏善可陈。
▲在北美知名电影评价网站“烂番茄”中,《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获观众评价96分,媒体(影评人)评价59分,呈现出两极分化。
如今,深度发掘现有IP价值,“多条腿走路”,已成为文化产业对内容产品生产者的基本要求。同时,企业所在的国家的地区,也十分乐意看到本土文娱产品在世界范围收获强大的影响力。索尼正式入局游戏IP影视化领域,也预示了这一趋势。在游戏改编的“红海”,日本IP能否继续闯出一片天,我们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