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出口管制生效:日本加入国际芯片战,将付出什么代价
时间:1690902000000
作者:司平

8月1日,按照中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消息,中方对芯片重要材料——稀有金属镓(Ga)和锗(Ge)的出口管制令正式生效。同日,根据日媒消息,中国商务部等政府部门联合发布“无人机出口管制令”,对部分消费级无人机实施为期2年的临时出口管制,自9月起正式实施。

消息在日本引发强烈关注。日本媒体并未回避美国自去年秋天起,陆续联合荷兰与日本两国对华发起“芯片封锁”的事实,并将其视作中国此次出口管制的主要诱因。相关人士发出呼吁: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当下,日本应当重新思考自身处境,对这一状况作出谨慎处理。


■日本: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本次出口管制的两大芯片稀有金属有何作用?根据日本广播协会NHK介绍:镓能实现高速信号处理,是5G等通讯网络设备的主要组件。锗是稳定的红外材料,可用于红外摄像机、太阳能电池等物品的制造。

二者均是日本乃至全球高精尖产业的重要材料,而中国的产能和资源储量是“压倒性的”。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镓产能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98.0%,几乎构成“垄断”;锗资源储量占全球40.6%,仅次于美国。根据日本能源金属和能源安全组织(JOGMEC)的资料:日本是全球最大的镓金属消费国,生产所需的镓有4成来自中国。

《日本经济新闻》消息称,中方宣布对两种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后,欧美市场的镓金属中间价格比6月上涨18%;锗上涨4%。日本方面,虽然未有关于均价的官方通报,但现场影响已经显现。东京都港区一家芯片商社的负责人尉迟若旭透露,近期,镓金属的实际终端价格一度到达过2倍。住友商事国际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本间隆行表示:管制正式开始实施后,市场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反应。

事实上,自今春日本政府拟管制23种芯片材料出口以来,恐怕已经预料到这将引发中国方面的强烈反驳,并给本国相关领域的生产和流通造成极大麻烦。为此,至少从5月的广岛G7峰会起,日本政府就早早开始布局。根据1日最新消息,8月6日至13日,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将走访赞比亚、安哥拉等非洲东南部5国,调研稀有金属的情况并洽谈合作。

然而,国际能源署(IEA)等多方资料显示,除去镓和锗,中国至少在钴、镁、钒、钨、钕,石墨和稀土元素等多个领域主导着全球供应。要在生产中一一“去除”,绝非易事。


■专家:日本非要“参战”吗?

对于美国自去年秋天起发动的一系列芯片战略,日本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源民族主义”的抬头是大势所趋,各国家和地区只能选择美中之间的一方,并承受因“供应链结构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

日本政府似乎有此“觉悟”。综合《日经产业新闻》消息,近期,政府至少为建设台积电熊本工厂拨款4760亿日元;为Rapidus北海道工厂拨款3300亿日元;为保证锂和稀土资源拨款1000亿日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此,也有许多声音质疑,将政府资源和巨额税金花在这样的事情上,到底是否值得,难道没有更经济的解决方法了?

《朝日新闻》北京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永中指出,在他的理解中,中国明确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但这不代表其他国家可以为所欲为。在被问及中国是否会展开进一步出口管制时,王永中表示,稀土等都属于高度政治化的资源,日本若在政治经济合作上与中国关系良好,何须担心在资源上被“卡脖子”?

日本的国际安全保障学者和田大树再次提醒: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汽车零部件、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多个领域给予日本制造业支持。在他看来,日本必须注意到,所谓的美中贸易摩擦,原本是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向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但拜登政府试图扩大冲突范围。他同时暗示:日本应当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参战”,免得风险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领域。

事实上,风险已经扩散到了其他领域。7月底,日本媒体不断曝出日本海鲜对华出口通关困难,当时已有许多相关人士作出了回应。

法政大学教授白鸟浩认为,这是岸田政权长期忽视对华外交招致的结果。他指出:如今的日本政府将中国看作国际政治方面的潜在竞争对手,并追随美国为防止中国崛起而实施的对华战略——但这不仅有损于日本的国家利益,还可能加剧东亚地区的矛盾。在他看来,如何在当下的紧张局势下建立起“对话”和“协调”关系,才是岸田政权真正彰显其政治手腕的机会所在。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