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日本都将实施本年度最新的最低时薪制度。7月底,日本中央最低工资审议会提出全国加权平均时薪1002日元(约合50元人民币)的目标,此后,各都道府县都开始讨论各自的涨幅。
现如今,日本全国平均最低时薪为961日元。本次最低时薪涨幅达到4.3%,是有统计的1991年以来最大,也是首次突破1000日元大关,被认为“值得纪念”。不过现场声音却出现分化。打工人认为虽然涨了但还是太低,中小微企业却表示:不是不愿意,实在是涨不动。
■最低月薪“八千四”,还不满意?
每年,日本政府综合3方面情况订立最低时薪,分别是普遍薪资情况、生活费支出(物价)和企业支付能力。今年,日本基于这些情况将都道府县分为3组,其中最发达的东京、大阪等6地目标薪资上调41日元;次发达的广岛、福冈等28地目标上调40日元;冲绳等其余13地目标上调39日元。
总体而言,日本各地最低时薪相差不算太大。如今,最低时薪最高的城市是东京,为1072日元;最低的城市是冲绳等10地,为853日元。按照每月168小时的标准劳动时间——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即便在日本的深山老林端盘子,每个月也能有相当于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10月薪资上调后,在日本各地端盘子,平均都能端出每月8400元人民币。
不过对于日本打工人而言,这样的薪资高不高,还要看跟什么比,跟谁比。2022年4月,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首次突破涨幅2.0%大关;此后的一年多来,涨幅一直在3.0%左右徘徊,今年6月为3.3%。根据经合组织计算,尽管最低时薪涨幅为4.3%,扣除平均通胀,实际涨幅是0.7%。
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千元时薪”同样微妙。除去美国加州最低时薪高达15.5美元这样的“特例”,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如今,德国平均最低时薪为12欧元,英国(除伦敦)为10.90英镑,按照如今的汇率,均近2倍于日本。至于涨幅,《日本经济新闻》记述:今年罗马尼亚最低时薪上涨17.6%,澳大利亚上涨8.7%,土耳其更上涨了34%。
有人指出,相比日本,欧美国家的生活成本确实更高,通胀也更剧烈,这样比较不科学。于是,日本人将目光转向了物价差不多、更有可比性的老邻居韩国。7月底,韩国同样公布了明年度的最低时薪,为9860韩元,相当于1083日元,竟比日本高了那么一点点。突然,日本打工人就不幸福了。
■“Costco,学不来”
至少从疫情前的2018年起,东京街头就时不时涌现以“我们需要¥1500/hr”等为标语的市民活动,要求政府将最低时薪至少上调至1500日元。
最近,这则标语突然“照进现实”。今春4月,美国大型仓储连锁超市Costco(开市客)落地日本群马县,在这片平均最低时薪895日元的土地上,任性地开出了1500日元的最低时薪,引发高度关注。店铺负责人向日本媒体解释:“我们的薪资采取国际标准,参照美国总部的情况制定。”
据知名记者丰岛晋作8月1日的走访,群马县当地打工人表示:“当然,只要能进Costco,谁还愿意去一般企业打工。”当地中小日企和饮食店则“苦不堪言”。他们认为Costco的最低时薪破坏了群马乃至整个日本的人力资源生态,同时表示也不是不想涨工资,实在是涨不动。
以东京都为据点的大型连锁超市“akidai”在近日接受了朝日电视台的采访。社长秋叶弘道坦言,如今,在“akidai”打工的时薪为1100日元,略高于东京都最低平均时薪,但“3个人得干5个人的活”。秋叶社长指出,物流、电力、包装材料成本都在涨,并暗示涨工资是不太现实的。
也有一些正向反馈。根据东京电视台节目,上野地区一家御好烧餐厅负责人冈崎大和表示,自从他们将时薪从1100日元上调至1400日元后,应聘者陡增20倍。在他看来,这样的价差让他不仅招得到员工,更招得到好员工。算上顾客满意度提高带来的回头率,他认为提高工资无疑是划算的买卖。
《日本经济新闻》社论指出,如今,日本不仅要解决自己社会的生计问题、经济的景气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吸引海外劳动力的问题。因此,最低时薪上调“势在必行”,但如何让中小企业有上调空间,这是市场和政府都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