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平)12月14日,日本前外务大臣林芳正正式接替松野博一,赴任官房长官一职。在15日今天的履新发言中,林芳正引用孟子名言“至诚通天”,表示将以最高的诚意,挽回日本内阁在近日的丑闻中丧失的民意。
本次任命在日本引发强烈轰动。官房长官是日本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职务,是首相的左膀右臂,是在首相临时缺席时代理首相的人物。林芳正是安倍家族在山口县当地的最大政治对手,也是大多日本人心中的“亲华派”,是自民党内为数不多的对华关系“润滑剂”。日本内阁中这一至关重要的位置被交予林芳正之手,释放出异样讯号。
因自民党内秘密政治资金丑闻持续发酵,14日当天,岸田首相一举更换了阁僚内4名涉案重要大臣,包括官房长官、经济产业大臣、总务大臣和农林水产大臣。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官房长官这一核心职务的任命。
岸田文雄为何选中林芳正?最保守的一种解释是,岸田已经无人可选。如今,秘密政治资金丑闻已将自民党内部大派系安倍派、第二大派系麻生派成员的信誉颠覆一空;岸田派的部分成员也牵涉在内。根据各大媒体13日的消息,岸田派同样在过去的5年中涉嫌不当募集政治资金数千万日元。目前还未有确切消息显示“问题政客”是哪些,可以确定的是,留给岸田的“干净”人选已经不多。
另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岸田希望推选“亲信”。根据“富士新闻网”14日消息,一名首相官邸相关人士透露:新任官房长官原本有两名备选,一位是林芳正,另一位是前厚劳大臣加藤胜信。事实上,加藤胜信隶属的茂木派,与岸田派在政策大方向上比较一致。不过,茂木派人士,尤其是茂木敏充本人,通常被认为“过于有政治野心”;数次在不与首相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在国会上就重要政策发表意见,因此在岸田出任首相后的多次组阁中,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而林芳正直接隶属岸田派,是岸田口中“自1995年以来并肩作战的盟友”。选择林芳正,对岸田而言更加得力。
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过去10年间,林芳正数次在政治漩涡中上任收拾残局,成为自民党内部心照不宣的“危机公关大师”。2015年,时任日本农业大臣西川公也因政治资金丑闻引咎辞职,这个位置由林芳正接任。2017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被质疑为加计学园提供了特殊便利,构成了知名的“加计丑闻”,此时接任文部科学省大臣这块烫手山芋的,也是林芳正。类似的历史今天再次上演。对于此次官房长官任命,岸田近旁人士向《日本经济新闻》表示:“在紧急事态中,选择林芳正再自然不过。”
当然,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原因,是岸田正在为改善日中关系铺路。这也是摆在岸田首相面前为数不多的有建设性的外交选项。林芳正被日本看作“亲华派”,首先与他的政治系谱有关。林芳正的曾祖父林平四郎与孙中山相识,据说家中至今收藏着孙中山题写的“博爱”条幅。父亲林义郎是推动日中邦交正常化的重要人物——田中角荣一派的得力干将,还曾出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的会长。
林芳正本人也曾担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并在迄今为止的多年中,与中国政界核心群体保持着频繁密切的沟通。4月,林芳正访问中国期间明言:“日中在广泛领域拥有巨大合作潜力,日方将致力于推进对华合作,不会考虑‘去中国化’”。7月,林芳正又在雅加达会见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此次,林芳正代表日本立场解释了敏感的核污水排海问题,希望获得中方理解。王毅同样诚恳地表达了中方的意见,希望日本政府能在与周边邻国沟通的基础上,谨慎处理此问题。
岸田首相的支持率已跌至17%的谷底。从一个现实的层面说,岸田或许逐渐意识到:疏远中国并没有为自己争取到更多选票。10月底,岸田将现任驻华大使垂秀夫换为更为柔和的金杉宪治。当时日本许多舆论指出,岸田希望借此举对华释放积极信号,改善日中关系。
由林芳正出任官房长官,毫无疑问有利于中日政治关系的缓和。问题更加在于,岸田是否能够顶住压力留任首相,毕竟如果首相下台,日本内阁就又要重组,那时林芳正是否还能有官房长官的重要职务,必须打上问号。
有观点认为,岸田下台或许能给林芳正更大的机遇,让他直接成为日本首相候选。不过,目前还没有十分有力的证据支持这一判断。
一方面,林芳正确实具有潜力。在他的据点山口县下关市,林氏家族拥有庞大的支持者群体,几乎可与安倍抗衡。此外,林芳正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英语非常流利,且熟读中国古典文献,接受采访时出口成章,连与他政见不和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他教养好。最后,作为背景值得一提的是:自平成(1989年)以来,日本担任过官房长官的30名政治家中,有4人成为首相,其中就包括影响力甚大的安倍晋三。
不过,学问不能直接构成林芳正的政治力量,他的民间影响力还没有渗透到山口以外日本的其他区域。在近日“产经”和“日经”两大较有代表性的平台调查问卷中,民间选出“最符合下任日本首相”排位前三的结果相同,先后都是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现任数字大臣河野太郎。林芳正得票排名靠后,分别仅有1.0%(产经)和3%(日经)。
目前看来,林芳正这位“亲华派”,有可能拯救岸田政权于水火;甚至有可能在岸田倒台后接任下届首相;但也有可能在岸田倒台后,再次被日本的核心政治边缘化。事件的走向,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