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漫画家自杀背后:市场狂飙下,是否还有“作品”
时间:1706687120000
作者:司平

(本报记者 司平)1月29日,据日本各大媒体报导,28日被报失踪的漫画家芦原妃名子已确认死亡,从现场情况看,基本确认是自杀。29日至30日期间,与这条消息相关的标签占据了日本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在国内的新浪微博上也一度登上热搜第十。

悲剧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作者无法接受自己的作品在影视化中遭到大幅改编。它引发广泛讨论的背后,是“天下观众苦魔改久矣”,这种“苦”被原作者的死以终极的方式呈现出来。它让人们看到作品影视化中的“魔改”如何发生,以及这种看似双赢的合作背后,原作者、出版社、演职人员和电视台之间的多方角力。


非典型少女漫画

芦原妃名子出生于1974年,是一名风格独特的实力派画匠。当时的大多恋爱漫画喜欢将柔光镜聚焦在两名主角身上,她则擅长塑造群像,刻画普通人和不如意的人的心理状态,描绘他们的互动。90年代期间,芦原并非最受欢迎的作者。21世纪后,日本文艺创作中的各类浪漫想象退潮,“丧”文化浮出水面并成为流量,她塑造的人物开始得到市场认可。她的作品两次斩获漫画大奖,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

处于本次事件中心的作品,是芦原妃名子正在连载的漫画《SEXY田中小姐》。书籍由著名出版社小学馆发行,被改编为10集电视连续剧,于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通过NTV(日本电视台)首播。作品描绘了两名女性之间亦敌亦友的热烈关系:一名是年过40却从未谈过恋爱的古板职场精英,她试图通过学习性感的肚皮舞找回人生;另一名是人见人爱的23岁职场新人,她擅长经营人际关系,内心却有强烈的空虚感。

在读者眼中,这是一部充满个性的作品,在嬉笑怒骂中展现不同年龄段日本女性的辛酸与勇气。不过,根据芦原妃名子本人在26日的声明(后删除):剧版承诺将忠实原著,实际却大幅删除了原作的精神核心,削弱了角色的古怪个性,将离经叛道的情节修改得循规蹈矩。


作者之死,一地鸡毛

1月28日,芦原妃名子被报失踪。她为解释此事专门开通的X账号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想要攻击谁,对不起”。

NTV相关页面中的资料显示:电视剧《SEXY田中小姐》的1-8集由著名编剧相泽友子负责,9-10集换成了作者芦原妃名子。根据中立的说法,芦原妃名子不接受电视剧的改编,要求自己编剧。这样的情况在影视界的确少见。对影视改编表示不满的作者很多,但直接代替编剧的作者很少。芦原也没有影视行业的从业经历,突然担任编剧,需要剧方承担一定的风险。

芦原妃名子与电视台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不过到此为止,事件还像一个沟通不力的悲剧。真正将它推向舆论高潮的,是29日至30日期间相关各方的反应。在这些表态或不表态中,人们意识到原作者在事件中处于异常弱势的地位,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不是个案。

被替换掉的编剧相泽友子是事件最直接的中心人物。芦原的死讯公开后,她立即隐藏了所有的社交媒体账号,截至本文发稿也没有作出回应。此前,她在多处暗示过被作者“抢走饭碗”时感到的不快。随后,电视台NTV和出版社小学馆相继发布了针对芦原的悼词。不过,这些悼词看上去事不关己,没有回应作者指出的任何问题,如曾经承诺忠实原著却随意篡改、与作者沟通态度消极等等。

日本网友甚至留下了大量截图,显示电视台NTV曾多次在社交媒体上,给批评芦原妃名子工作的发言“点赞”。NTV再次下场发声,表示了惋惜的心情,呼吁网友不要攻击相关工作人员。


各方见解

无论民间还是创作界的知名人士,一种突出的声音认为,改编原则上应该得到原作者认可。作品播放期间,日本社交网络上就存在大量类似意见。有人将编剧相泽友子称为“原作粉碎机”,也有网友认为,剧版《SEXY田中小姐》加入了太多不必要的恋爱情节。

30日,日本最大的电影法人团体“日本映画制作者联盟”发起公开讨论。松竹社长高桥敏弘表示:“突出原作的闪光点是改编的前提,制片方与作者直接商量是改编的原则。”现场,东宝、东映和角川书店的负责人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编剧野木亚纪子在X上批评电视台NTV态度傲慢。她直言:芦原女士是因真诚而死,希望NTV也能真诚地解释这些问题。轻小说作家如月真弘提议所有作者借此机会说出自己的情况。他指出:这不是在消费死者,而是如果再不发声,我们就无法保护自己。也有声音试图与这些谴责保持距离。作家谷崎光提议将一切交给法律,规劝作者在签合同之前咨询版权法相关的律师。她指出:是否忠实原作这样的描述有很大的解释空间。各方都有自己的考虑,为了避免纠纷,应该做好前期工作。

另一种声音担忧本次事件计划作者和编剧的对立。漫画家兼国会议员赤松健表示:随着产业标准的成熟,原作者与编剧的恶劣关系已经改善,呼吁社会不要盲目指责编剧。IT记者篠原修司暗示:谴责可能带来新一轮的网络暴力。他认为本次事件还未知全貌,提议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谨言慎行,因为“‘人肉’编剧解决不了问题”。


公众为何愤怒

影视剧制作是成本更高的投资,比起书籍创作,可能更需要考虑市场偏好,规划收益情况。影视表现与纸媒表现也是不同的逻辑,适当的改编必不可少。不过,这些冷静的意见似乎对社会情绪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在这件事情中,社会情绪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在组织面前、作者在资方面前的无力。漫画《交响情人梦》作者二之宫知子在X上发言称:听闻芦原死讯,“哭得停不下来”,因为“某一天我也曾意识到,珍视自己作品的人只有我自己”。

剧版《SEXY田中小姐》削弱了原作的锋芒,加入了不少迎合市场和大众口味的元素,但它还不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不过,它令人联想起无数在近年“惨遭真人化”的著名IP,无论文学、漫画还是游戏,这些由名作改编的影视作品争议巨大、口碑极低,但不妨碍它创造了巨大流量,回收了巨额资金,并继续催生着下一部这样的改编。

作家已死,公众还在等待相关各方的真正答复。或许有一天,市场的狂飙会结束,最终留下的是好的作品。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