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乌克兰“日本小姐”,为何与中国人有关
时间:1707223128000
作者:司平

(本报记者 司平)1月底以来,中日两国的话题榜时常被一位名叫椎野卡罗琳娜的26岁乌克兰裔女模特占据。1月22日,椎野卡罗琳娜被评为2024年度“日本小姐”;2月5日,她辞去“日本小姐”头衔,被经纪公司解雇。短短十几天中,椎野卡罗琳娜从人生巅峰到一无所有。她的两种处境在日本引发了不同话题,但最终指向一个判断:在日本混的外国人不可信。


身份冲突随时发生

乌克兰女子椎野卡罗琳娜的曝光始终伴随着质疑。当选“日本小姐”时,外界质疑她的白人脸是否能展现“日本美”,也有人认为评选结果背后显然有政治考虑。几天后,《周刊文春》爆料她的“生活作风问题”,称其与一名已婚日本男士约会已久。她最初试图辩解,后来很快承认。同时,人们还发现了她各种各样疑似投机的行为。

椎野卡罗琳娜名声扫地,日本人不再相信她,在日乌克兰人也谴责她给社群丢脸。她的消息在周刊小报和社交媒体上到处飞,大媒体却陷入沉默。日本大媒体很清楚,椎野的问题无可辩解,但乌克兰身份敏感,说多了难免“政治不正确”。

随着在日外国人群体的扩大,日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类冲突。在日本长期生活的外国人如果维持外国身份,可能被质疑国籍背后的国家利益。如果彻底归化成为日本人,还可能被质疑人种和出身。

中国出身的人也面临同样的情况。2月2日,大阪府音乐公司Try Hard Japan的华人经营者再次向地方法院上诉,要求当地议员为仇恨言论赔款。至此,这个看似清楚明白的案件已经发酵了一年多。

2022年7月起,大阪府泉南市议员添田诗织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针对中国人和华人的歧视言论,希望日本企业停止雇佣中国人,日本政府停止给华人的企业和活动出资,发言中有许多格调低下的措辞。华人企业家认为,添田议员的主张对在日华人社群的活跃、中日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之前的交锋显示,日本的法律体系也倾向于认为添田议员的发言不妥。但案件审理推进很慢,也一直在面临质疑和奚落。


欧美人的“特权”?

日本人经常被调侃为“崇洋媚外”,如果说乌克兰和中国不属于日本的崇拜对象,那么欧美白人是否就会受到欢迎呢?也不尽然。欧美出身的日本人在当地受到的阻碍相对较少,但试图将其“逐出日本”的意见仍然存在。

被椎野卡罗琳娜事件推上风口浪尖的,首先是瑞典出身的庭院设计师村雨辰刚。村雨辰刚外形俊朗,是日本文化的狂热粉丝,为当日本人放弃了北欧身份,他理应受到欢迎。然而,由椎野卡罗琳娜代言的“日本美”宣告破产后,村雨辰刚设计中的“日本美”也遭到质疑。有日本网友称,早就看不惯这位外国大师设计的日本庭院,其中没有日本石庭应有的艺术张力,看上去就像“小朋友搞的秘密基地”。更有人说:和服是为“日本美”的身体设计的,每每看到它被金发碧眼的老外穿上炫耀,都觉得不舒服。

去年11月底加入日本国籍的美国白人安妮·克雷西尼(Anne Larson Crescini)也被拉出来说道。她是北九州市立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当她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自己成为日本人之后,立刻有人纠正日本人仅指大和民族人。她还发现,每当自己评论日本的社会热点时,总会收到大量留言让她“滚回美国”。这些人抱怨称“看不惯日本还当什么日本人”。欧美的社交平台主张政治正确,但这些明显的排外言论却没有被当作审查对象。


孤岛的瓦解

在日本的华人恐怕很难第一时间同情椎野卡罗琳娜,正如在美国的华人很难认同民主党的理念一样。这套政治正确中有太多微妙的东西,其中的虚伪,华人最清楚。椎野的事件有很大一部分是她本人的原因。然而,如果容忍日本对外国人的消极言论,让这套文明社会表面上的体面都无法维持的话,那又是另一种光景。

当然,有人对这类攻击表达了反对,他们认为,即便是椎野卡罗琳娜事件,也最好把注意力放在她个人身上,不要上升为国际问题。激烈的排外意见仍属于少数人,但社交媒体放大了这种情绪,它也有可能影响一些人的潜意识。

从去年起,日本政府不断放宽针对外国人的各类入境政策,无论是“高度人才”、数字移民还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早稻田大学特任教授罗伯特·坎贝尔对《朝日新闻》主张,日本社会也不需要总是消极坐等政策调整,而是应该以公民的身份与在日外国人直接对话,用公开讨论的方式解决冲突。

事实上,无论从经济利益还是文化多样性上考虑,日本人或许应该意识到:真正的日本文化或“日本美”,未必是那个存在于几千年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相反,是它从古至今对中西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这才是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源。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