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制药的红曲,“日本制造”的困局
时间:1711551600000

(本报记者 司平)日本知名药企小林制药公司保健品紧急召回事件持续发酵。3月2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第4例服用该公司的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因肾脏疾病死亡的案例。截至发稿时,已有106人疑因该保健品入院治疗。

本次事件不仅极大冲击了小林制药企业,也将对日本的保健品市场、日本入境游收益乃至日本品牌的国际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涉事8款红曲成分保健品中,已公布召回的“红曲胆固醇颗粒”等3款产品。小林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截图

涉事产品在中国内地(大陆)没有上市,但可以通过代购或海淘等渠道购买。根据小林制药的说法,出事原因可能是涉事保健品中出现了“部分未知成分”。目前还无法确认“部分未知成分”与肾脏疾病和其他健康风险的直接关系,公司与外界的科研人员正在调查。2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国会上就产品问题作出严肃回应。27日,小林制药总部所在的大阪市政府发布了对这款产品的召回处分命令。小林制药在此前就发布了产品召回请求,但行政管理部门同时迅速出手作出干预,在日本属于罕见。

各方数据显示,自3月22日事件首次发酵至今的不到一周中,小林制药的股价暴跌约20%,企业取消了原定4月1日召开的春季新员工入职仪式。在28日今天上午的股东会议上,57名股东代表对小林制药发出了强烈谴责。据悉该公司研发的红曲仅有2成用于内部产品,其余8成出售给了日本国内外超170个大小企业,用于生产食品、酒水和保健品。永旺集团的自主品牌Topvalu、宝酒造等知名企业都因旗下产品使用了小林制药的红曲而发出了大规模的召回令。

多方预测,红曲事件不仅影响了小林制药和其他相关企业,也将给日本的整个保健品市场及其出海势头踩下刹车。

日本的保健食品市场在近年来呈增长态势。据“富士经济”公布的市场调查,2023年度,保健食品市场环比去年增长19.3个百分点,规模达到近7000亿日元。小林制药是其中的老牌中坚力量,2023年度销售额环比增长4%,达到1734亿日元。在疫情消退的背景下,面向访日外国游客的销售额一举激增10倍。出海产品也势头稳健,暖宝宝产品在北美,退烧贴等产品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份额均有提升。

尤其在中国消费者中,小林制药的保健品和日用品一直有着不俗的口碑和销量,许多产品都入驻了“天猫超市”等较为正规的网购平台。小林制药也极为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在稍早的3月15日,刚刚宣布了全资子公司“合肥小林日用品有限公司”的落成。

红曲事件人命关天,波及广泛,引发日本各界震惊。最令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愤怒的,是其中可能存在的拖延和隐瞒。综合多方消息,小林制药在今年2月上旬已收到多例来自消费者的肾脏疾病症状的申报,但直到1个多月后,才发布产品召回命令。

事件背后,有企业本身和日本监管力度的深层原因。《东洋经济》记者伊藤退助在27日的评论中指出:小林制药虽为百年名企,但近年来也面临创新力严重不足的危机。如今,为企业贡献核心销售额的都是老牌拳头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据极大份额的空气清新剂等产品均为前代社长时期开发。与此相对,自2016年以来,新产品对销售KPI的贡献率从21.8%降至如今的11%。

行政的监管力度同样饱受诟病。红曲事件后,日本政府开始对目前市面上申报过的6000多种功能产品实施紧急检查。日本自2015年开始实施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这一制度中,相关厂商需要在上市销售前,向日本消费者厅提交与其声称功能相符的科学依据进行备案,但不需要经历政府部门的审批许可。如今,这一制度再次令专家和广大消费者感到不合理。

千叶大学教授、工学博士神里达博指出,红曲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保健品,它与降低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科学证明。然而,红曲霉菌中包含一种名为“橘霉素”的污染物,过量摄入将引发肾功能障碍。早在2014年,欧盟就发出过警告,要对红曲类产品中的相关成分作出监控,但没有引起日本业界的足够重视。当然,更进一步说,保健品本身对健康有多大加成,本来就是值得怀疑的。从传统观点看,感觉健康出现问题,应该及早就医。

小林制药将在明天29日召开记者会。本次涉事的8款红曲成分产品已在日本各大正规电商平台下架,这些产品的包装上都明显标有红曲的日语“紅麹”的字样。如遇家中有同类产品,请立即停止服用,在日本的消费者可直接将产品送回。对于在中国境内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购买的消费者,小林制药(中国)表示“正在商议赔偿手段”。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