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开始,日本将不再是免税天堂?
时间:1713884400000

(本报记者 司平)日本政府对赴日游客免税制度的收紧计划又有了推进。2025年起,药妆店柜台出示护照直接“打九折”的胜景恐难以再现。

免税和退税,有啥区别?

4月23日,共同通信消息称,政府计划在2025年内实施新消费税制度,对在日本境内消费的外国游客,从此前的柜台直接免税,改为离境日本时退还税款。消息还称,为避免机场拥堵,退还方式可能在此前计划的现金之外,增加信用卡等无现金的退还渠道。

自日本入境游复苏以来,许多在疫情期间搁置的问题又被搬上台面。2023年年底,日本政府开始讨论修改退税手段的事宜。当时的主张是:如今实施的柜台直接退税,让一小部分外国游客钻了制度的空子。他们将在免税店购买的商品,用于在日本境内倒卖,靠免去的消费税赚取差价。

相较其他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日本在购物免税方面的制度一向非常宽松。在美国,大多州都不对外国游客免税。而韩国、新加坡和许多欧盟国家虽然予以免除,但采取退税制,要求游客在购物当时交税,离境时再退还。日本是为数不多不仅免税,还可以在门店柜台当场免掉的国家。

这也是日本作为旅游国家,在全球出行者中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免税和退税在最终价格上没有差别,但舒适度上差别巨大。在日本购买免税品,不用花费大量时间搞清冗长的机场退税攻略,不用早起个把小时在机场排队等退钱,更不用冒着遗失小票、来不及办理最后只能放弃的风险。相反,只要在门店柜台将护照翻到签证页,接下来交给营业员忙活10分钟就行。

按照通常的规定,在外国消费免税商品后,必须带离这个国家或地区以后才能开封使用。不过,当场免税的日本,连这方面都尤为宽松,一切全靠自觉。一些店铺会在出售免税商品后,将商品装进一个免税专用的密封袋。不过据大多游客反映,日本机场似乎不太关心这些袋子有没有在离境前被破坏。还有更多的店铺连这点“表面工作”都懒得做。外国游客在日本暴走穿坏了鞋,买了一双免税鞋当场穿在脚上,商店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两全其美”到“互相伤害”?

日本免税的“轻便”利好日本商家从外国游客处盈利,也给了外国游客很多方便。然而,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以后或许不会再有。

日本政府公布的最新年度统计显示:出入境往来还没有完全恢复的2022年,在日本境内消费了免税商品有372万人次,其中374人次的消费额达到了1亿日元。当时,日本政府对这374名“亿元大户”中的57名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令人震惊:其中只有1人将在日本购得的商品全数带离了日本,其余56人都涉嫌在日本境内倒买倒卖。此后,有1人根据关税的要求补缴了税款,剩下55人至今不知所踪。

游客已经出境,日本政府也追不到。这样的事件中,卖给这些游客商品的店铺就遭了殃,不该免除的消费税将由他们支付。

2024年以来,不断有新闻曝出东京和大阪的巨头百货公司为外国游客的倒卖行为买单。2月,大阪的近铁百货公司因将免税商品卖给了“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消费者”,赔偿了8亿日元税款。早些时候,苹果公司(日本)为同样的事件赔偿了140亿日元巨额税款。

这样一来,日本的商户也陷入了不利的境地。在东京电视台Biz的一档节目中,秋叶原知名电器百货“Akky II”的副店长表示,听说消费者境内倒卖要由店家来赔,现在碰到“一口气要40个剃须刀的外国人”,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紧张,还要盘问他们买这么多来做什么用。

日本全国免税店协会会长阿部英行指出:大多外国都采用退税制,直接免税的全球可能只有日本。方便外国游客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其他监督手段跟不上,就会变成一件坏事,会加剧店家和外国消费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截至2023年底,日本全国的免税店有5.3万家,是10年前的10倍。访日旅客中的53.6%使用了免税服务(2023年第4季度),这意味着他们不是来此办事或者“穷游”,而是至少发生过一次5000日元以上的消费。这两年中,日元持续走低,入境游市场比疫情前的2019年更加火爆。有意见认为此时正是调整日本的免税制度,使其“向国际看齐”的最佳时机。也有业界人士担忧,这是否将阻碍访日旅客的消费热情,让他们的日本游和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