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枥木县山间 两具“华人”焦尸背后 | 追踪
时间:1714575600000

(本报记者 司平)离“枥木县焦尸案”的发酵已过去两周,嫌疑人陆续落网,但案情没有重大突破。4月16日清晨,日本警方在枥木县那须町山间的一处河床上发现一对烧焦的中年男女的遗体。他们双脚被胶带绑住,面部也被塑胶袋状物封死,遗体摆成了奇怪的形状。由于手段极其残忍,日本警方认为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更大,开始了对死者社会关系的排查。

日本主流媒体的公开信息称,死者为居住在东京的企业家——55岁的宝岛龙太郎和他56岁的妻子幸子。事实上,案发后第一时间,有大媒体披露死者为“在日华人”,几天后,类似表述被删去。由于许多线索指向被害者的华人背景,在中日两国,这一案件基本被作为华人遇害谈论。


落网者

案发后截至发稿的5月2日,东京警视厅与枥木县警先后逮捕了4名嫌疑人,分别是4月21日逮捕的平山凌拳(25岁),29日逮捕的佐佐木光(28岁),5月1日逮捕的姜光纪(20岁)和若山耀人(20岁)。他们都以破坏遗体为由被捕,但4人分工不同。目前看来,他们都不是核心人物。

离核心人物最近的嫌疑人是佐佐木光,关于他的消息也最少。据说他受到“某人”的委托后,将任务委派给其他人,自己没有参与作案。日本电视台NTV的最新消息显示:去年11月,佐佐木光曾在福冈老家向一名熟人借钱,并表示想在东京“重头来过”。

另一名嫌疑人平山凌拳从事建筑行业,在本案中,他提供了捆绑实体的胶带,烧毁尸体的汽油,运送尸体的车辆等作案工具。平山凌拳称从佐佐木光处获取了“1千多万日元”的报酬,并将这份报酬分了一部分给其他作案者。

最新逮捕的姜光纪和若山耀人两人处于最末端。案件中,他们负责处理尸体,但没有证据指出他们直接参与了杀人。

不过,二人身份引发了外界强烈的兴趣:姜光纪是在日韩国人,根据富士新闻网的调查,他擅长棒球,在小学和高中同学之间评价相当不错。若山耀人是童星,出演过NHK大河剧和《魔女宅急便》等20余部电视电影,一度活跃,2018年左右消失在公众视野。

4名嫌疑人在案发前就相互认识,但交情甚浅,不知道对方的全名。他们都主张自己不认识或从未见过被害者夫妇,犯案“只为了拿钱”。


被害者

目前已有4人落网,其中似乎并不包含直接行凶者,更不包含案件的主谋。被害者是怎样的人,以至于会被一大群人兴师动众地、以残忍的手段杀害?

在日本媒体公认的说法中,宝岛夫妇经济实力雄厚,在上野当地很有影响力。二人是两家公司的代表取缔役,在上野开设了至少14家门店,大多集中在御徒町站附近的4个街区,这一带甚至被当地人称作“宝岛路”。他们经营业务广泛,主营餐饮,也从事不动产和服装进口。

至于二人的品性和人际关系,各媒体之间则说法不一。《朝日新闻》的访问显示,宝岛夫妇是一对“亲切友善”的工作狂。宝岛龙太郎店内的年轻员工对这名老板以“老爸”相称,并对他们夫妇的遇害表示了震惊和悲痛。根据这些员工的描述,宝岛龙太郎的做派平易近人,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查看各家店铺。即便听说哪家门店营业额不佳,也不向员工生气,而是半开玩笑地给予指导。

然而,根据富士新闻网和《日刊新潮》等媒体的说法,宝岛夫妇在当地评判不佳。1日的消息中,一名附近门店的店主诉苦称:有一次宝岛家门店起火,消防车救火时把他家门店也淹了,货品损失几十万日元,“对此宝岛夫妇既无道歉,也无说明”。类似纠纷还有很多。另有人称宝岛幸子为人刻薄,时常辱骂员工,每到深夜,身边总站着一群“混混跟班”。综合各媒体消息,认为宝岛夫妇不好相处的意见更多。


华人社群

宝岛夫妇案背后,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日华人群体的兴起。

尽管日本主流媒体极力规避“中国”等字眼,在中日两国的论坛上,这个案件基本被当成在日华人问题讨论。在目前公开的监控视频中,宝岛夫妇说过中文和类似韩语的语言,有推测认为他们可能原本是中国的朝鲜族人。

案发后,对动机最常见的猜测是仇杀,受害者的身份和死状都比较支持这种推测。部分意见认为这可能是东京地区华人灰色团体之间的相互倾轧,也有意见认为,这可能是日本当地恶势力对华人社群的“报复”。

根据网刊“NEWS post seven”对本案的调查,上野周边商户的日本从业者称:新冠疫情期间,阿美横町商店街的中国商户激增,在他感觉中,如今周边门店“有7成是中国人的”。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张,但无论如何,华人的确是如今日本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外国人群体,且还在不断扩大。

在东京圈,崎玉县川口市侨居华人超过2万,在多年前就被称作“中国城”。东京都内,池袋、上野等闹市区也一直是华人企业的聚集地。今年,日本媒体又注意到了东京足立区。据统计,足立区的华人在过去10年间翻了1倍,如今,竹之塚站附近也发展为了新的“中国城”。

东京地区华人之多,许多餐饮门店开始不提供日语菜单,服务员也几乎不会说日语。随着日元的大幅跳水,日本媒体和互联网上,“中国资本买断日本”等耸人听闻的描述越来越多。这可能加剧了华人社会与当地社会的矛盾。


新式犯罪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犯罪组织的复杂化和成本的低廉化。在本案中,目前已知的作案者来自日本全国各地,还涉及在日外国人,他们背后的势力依旧成谜。

这种某一势力通过互联网等渠道雇佣“打手”犯案的形式,在近年的日本十分流行,被警方定义为“匿名流动犯罪”。前两年,“匿名流动犯罪”大多出现在诈骗或抢劫案中,如今,已越来越多地成为谋杀等重大恶性犯罪的温床。

东京警视厅前警视樱井裕一表示:在这类案件中,由于作案行为经过层层“外包”,在现场承担最高危工作,也是最容易被逮捕的犯罪者,往往确实不知道核心信息。他透露,宝岛夫妇案中,虽然已有4人被捕,但警方从他们那里获取的线索十分有限,导致调查进展缓慢。

2023年5月,银座一家劳力士路面店遭抢劫,也是类似的作案流程。有评论认为,“匿名流动犯罪”已发展为日本社会治安最重大的威胁。今年3月底,日本警察厅发表计划称,将在全国增加700名以上人手,专门应对此类犯罪。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