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平)近日,中国游客日本换驾照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国内社交平台出现大量“东京停止旅游签证更换日本驾照”的消息。日本媒体主张:大量持短期旅游签证的中国游客在日本换取国际驾照,在当地频繁引发交通事故,已经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情况究竟如何?本报记者询问了位于东京的鲛洲驾考中心。
日本的报道
本次引发热议的报道,是10月22日的富士电视台的一档独家节目。目前已被网友加上中文字幕,在国内平台传播。
节目显示,某天凌晨5点,天还黑着,东京府中驾考中心门外已经排满了申请换取日本驾照的外国人,其中“大多”是中国人。近年来,中国人蜂拥到日本换驾照,是因为整个流程实在太简单:
交规考试只有10个问题,答对7道就能过,无需作任何准备。面试用日语进行,但可以带翻译,应试者自己无需会说日语。短期入境游客也可以申请,通过后,驾照上的住址栏可以填写宾馆的地址。经过了这个“不是傻子都能过”的流程后,中国游客就得到了一张能在100个国家和地区自由驾驶的证明。
节目还补充:近年来,由中国游客引发的交通事故连年递增,在去年达到了1571起,今年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故。对此,日本相关方面正在讨论修改换取驾照的规则。
此后的两天,“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日本不让中国游客换驾照的文章,有些称新规定将于11月开始生效。不过,文章并没有配上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说法。
现场的声音
“我们是一直反对的,但上面的人说(可以这么做)。”鲛洲驾考中心负责接待的员工向《东方新报》表示。根据该中心的说法,目前并没有收到明确的通知即将关闭旅游签证获取驾照的通道;但毫无疑问,今后会越来越难。
鲛洲驾考中心此前一直接受持短期入境者获取日本驾照的申请,这个做法也符合规定。但整个流程相当草率,令现场人士感到不安。如今,有关修改规定的讨论确实正在进行。今后,这个通道或许不会完全关闭,但可能加上一些苛刻的条件,例如需要日本永住者或日本国籍身份的人进行担保。不过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一切都是推测。
鲛洲驾考中心澄清道,本次动向仅针对利用短期旅游签证换取日本护照的行为,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留学生、上班族等“中长期在留者”换取驾照的流程和难度。
那么,以后中国游客来日本就没法租车自驾了吗?该中心表示,香港等地游客仍旧可以通过当地驾照换取国际驾照。至于内地游客,对方面露难色,称如果换不到合规的驾照,确实不能在日本行驶。事实上,对外国游客在日本开车这件事本身,他们一直也不赞成。
华人的心境
对于目前的情况,在日华人的态度十分复杂。不可否认,许多华人认为这又是一起“前人砍树,后人遭殃”的案例:由于极个别中国游客不好的行为,连累整个海外华人群体口碑和利益受损。对收紧甚至关闭中国游客申请日本护照的动向,他们表示“欢迎”。
在当地人看来,换取日本驾照的整个流程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可以用宾馆的地址注册驾照。日本驾照的“含金量”虽然不及美国,但也是相当重要的身份证明,可以用来办理大多行政手续或涉及金钱的认证。“写宾馆地址未免太随便了,我们自己搬个家都要去警察局修改驾照信息。”一名千叶县的华人向本报如此表达了不满。
另一方面,也有大阪的华人替中国游客感到委屈。10月中旬,大阪门真驾考中心临时更改了换取驾照的规则,由现场排队改为电话预约制。预约电话只接受日语交流,且许多外国网友反映“根本打不进去”,让人感到规则在变相收紧。
根据大阪府警署的公告,做出这一修改的原因,是由于出现了大量凌晨排队的申请者,引发当地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一些大阪的华人抱怨称:最先去通宵排队、卷铺盖在大马路上睡觉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越南人。他们无意将责任推卸到另一个在日外国人群体身上,只是“什么都怪中国人”的古怪风向令他们愤愤不平。
政策的矛盾
日本政府一直在推广外语驾照考试,大力欢迎外国人在日本开车。去年年底,自用的“一类驾照”开通了中文考试;今年6月,用于客运的“二类驾照”也开通了中文考试。今后,日本驾考支持的语种将一路扩大到20个。
根据日本警视厅,这一政策旨在降低外国人获取日本驾照的门槛。当然,所有人都理解,这背后还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就是希望广大外国劳动力能拯救日本已经极度匮乏且老龄化的运送业界生态。
然而今天,政策似乎又要收紧。让人不免感到,这种情况是否是因此前的政策太过“宽松”所致。日本驾照开放外语考试的消息刚出台时,已经引发了包括在日华人在内的广泛质疑。许多人疑问:虽说开车基本是个技术活,但一点也不懂当地语言,真的能在当地开车吗?且不说一名不懂日语的大巴或出租车司机如何与乘客沟通,即便是自用驾照,停车时连车库大爷的指挥也听不懂,未免有些不靠谱;万一发生事故,也很难第一时间处理。
本次风波中,如果完全关闭中国游客换取日本签证的通道,可能也有“矫枉过正”之嫌,它意味着将一些有足够能力在日本驾驶的人也拒之门外。或许应该对外国游客在日本考驾照的流程、以及获取驾照的种类进行进一步细化,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游客。日本政府最终将出台何种政策,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