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揭幕,首个“海上世博”看点多
时间:1744868932854

(本报记者 司平)4月13日,为期半年的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在大阪此花区梦洲岛拉开帷幕。本届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这是日本时隔20年、大阪时隔55年再次举办世博会,也是史上首个在海上召开的世博会。

▮4月13日,2025大阪·关西世博会西门附近吉祥物“脉脉”雕塑。《东方新报》

12日下午2点,主办方在世博会场大厅举办了开幕式,日本天皇夫妇、首相石破茂、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和来自各参展方的相关人员等约1300人到场。

▮12日大阪世博会开幕式现场。日本宫内厅

为切合世博“未来”主题,开幕式由日本顶流虚拟网红imma担任英日双语主持,受到广泛关注。日本广播协会NHK现场直播了开幕活动。日本天皇在致辞中回顾了55年前参加大阪世博会的经历,指出:希望全世界人民尊重自身生命,珍视他人生命与自然界的万千生灵;日本谨愿以大阪关西世博会为契机,携手共创可持续的未来。

▮12日,日本天皇在大阪世博会开幕式发言。日本宫内厅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多重分裂危机,在这样的时代,世界各国齐聚一堂,直面“生命”主题,接触尖端科技与多元思想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大阪世博会开幕式现场。日本首相官邸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表示,这是世博会首次在海上召开,大阪府为本届世博会准备了10年。他对所有参展方、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海内外所有支持本次世博的人士表达了感谢。

▮12日大阪世博会开幕式现场。截图自日本首相官邸官方视频

4月13日上午8点45点,小雨中,大阪世博会正式面向一般游客开园。会场内和主建筑“巨型环形屋顶”(大木环)上,1万名员工身穿大阪世博配色红、蓝两色雨衣,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奏下高歌,场面十分壮观。

大木环是世博一大看点,以史上最大木质结构建筑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木环跨海而建,有超1/5的面积在大阪湾中,在视觉上将世博会场分为海外馆和日本国家、企业馆两个片区,在功能上连接起整个世博园区。

▮13日上午,大阪世博主建筑大木环下方。《东方新报》

13日上午,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开馆仪式,主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国际展览局主席阿兰伯格,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科肯切斯,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日本世博协会会长、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日本世博协会副会长、关西经济联合会会长松本正义等中外嘉宾出席,日本政府和工商、文化各界人士,中日相关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近300人参加活动。根据NHK,“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也来到中国馆开馆仪式现场。

▮13日下午,大阪世博园区内中国馆门口排队人群。《东方新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作为中国馆建筑概念方案总设计人,受中国贸促会邀请参加了开馆仪式。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现场宣布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开馆。仪式后,任鸿斌同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中日友好纪念舞剧《朱鹮》,并现场参观中国馆。中外嘉宾步入中国馆内参观,外方嘉宾高度评价中国馆建筑外观和精彩展项内容。

中国馆是大阪世博会的热门馆之一,位于大阪世博园核心区域,在日本媒体收获许多好评。馆内两层楼中,设有“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3个展区,旨在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

中国馆亮点有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等展项,“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中国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等展品。

▮13日,雨中的中国馆和馆内机器人Walker C。《东方新报》

除中国馆外,法国、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馆也举办了开馆仪式,女星苏菲·玛索亮相法国馆开幕式,引发关注。

本次大阪世博会聚焦生命的当下与未来。畅想未来生活、解决未来课题的问题意识,在世博8大主题馆和各大国家馆、企业馆的展项中都有凸显。其中,“空中汽车”、无人驾驶、ips再生医疗、循环经济、宇宙探索等展项是大阪世博的最大热门,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东方新报》将带读者一一解锁。

▮13日,游客冒雨观看世博会。《东方新报》

根据主办方最新统计,2025大阪世博会在13日开幕当天迎来游客11.9万人。预计在184天的会期内接待2800万名游客,其中350万名海外游客,带来经济效益3万亿日元。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