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平)2025年日本参议院选举将在7月20日开票。本周一,各大媒体的民调出现了一个极为引人瞩目的动向:新党派参政党的支持率迅速飙升,成为日本第二乃至第一大在野党。
参政党于2020年成立,2022年首次在日本国会获得1个议席,2024年增加到3个。党首兼创始人,是47岁的参议院议员神谷宗币。该党追求“以天皇为中心”建设“繁荣自立的日本”,支持修宪,支持历史修正主义和各类二战阴谋论,反对平权,敌视外国人。无论以哪种标准衡量,都超出了单纯的保守主义范畴,来到了“极右翼”,日本内部的讨论也大多不避讳。
而如今,这样一个政党正在疯狂地聚集民意。朝日电视台ANN的最新调查中,执政党自民党支持率为23.6%,其次是立宪民主党11%,再之后就是参政党6.2%。共同通信上周末的调查结果更加惊人:参政党支持率相较前一周激增2.3个百分点,到达8.1%,超过国民民主党6.8%和立宪民主党6.6%,成为“最大在野党”。
日本,发生了什么?
谁在支持参政党
综合民调数据和街头演讲听众情况,可得到参政党支持者一个大致画像:他们大多是日本当地中青年男性群体。
以共同通信调查中的8.1%为例,来源主要是30岁以下群体(10.8%)和30-50岁群体(10.0%)。与此相对,60岁以上银发选民对参政党认同偏低,仅为4.8%。性别方面,男性占比11.6%,女性4.8%,女性支持者偏少,但并非稀有。
支持者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值得关注。75.6%的参政党支持者称,主要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该群体相对年轻。
此外,研究日本“网络右翼”的社会学者古谷经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田野信息:参政党的许多支持者在此前没有明确的政党倾向。一些人“这辈子从未投过票”,一些人甚至分不清执政党和在野党。他们人到中年第一次投票,就想投给参政党。参政党让他们第一次“参政”。
对此,外界往往诟病参政党的支持者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然而更重要的是,这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日本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此前的国会中找不到一个代言人。直到参政党出现,他们才有票可投。他们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主张也有合法性,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说出来、被听见。原来,“还有这么多日本人和我想的一样”。
“我是女人,我也投参政党”
参政党的支持者中,女性群体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存在。虽然这一数量远不如男性,但考虑到参政党彻头彻尾的男性中心主义主张,人们也难免会好奇,日本女性支持参政党,图什么?
《朝日新闻》《Daily新潮》等大小报刊记者纷纷赶赴日本参政党的街头演讲现场,那里站着不少20-40岁的女性,大多是特地前来。她们直言不讳地告诉这些记者:我支持参政党,是因为他们敢说你们不敢说的话。
一些日本母亲被参政党的反农药、反疫苗等主张深深打动。她们认为日本政府自私自利,与外国勾结,对农残超标的进口蔬菜不管不顾,相信只有日本土生土长的有机蔬菜才能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安全的成长环境。
对于这类通常被认为是反科学或阴谋论的思潮,大多媒体和政党讳莫如深,担心说多有损形象。参政党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虚。
还有一些更加戏剧化的理由。一名生活在东京的37岁单亲母亲同样属于“这辈子从未投过票”的群体,她生活拮据,却没能抽中日本政府的公租房。某天,她看到一个疑似外国人的家庭高高兴兴地住进了那套房子,于是决定投票给参政党。她相信,日本参政党能帮助她让外国人滚出这套本该属于她的房子。
无论政治正确与否,表面上看,参政党政策似乎有符合日本民众甚至女性利益的一面。然而,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传统右翼的没落
参政党的崛起有一个直接的背景,是日本传统的中间偏右和右翼势力正在丧失解释力。
中间偏右党派中,日本维新会是一个代表。相比自民党,维新会作为在野党没有强烈的政治正确包袱。他们擅长将一些符合日本民意的政策,如减税、投放储备米、扩大义务教育等问题阐释得更清晰,行动更快,力度也更大。几年前,维新会夺下以大阪为中心的日本关西地区最高权力,一度风光无两。
然而,与同样抢“日本国民利益”赛道的新兴右翼政党相比,维新会显然过于有节操了,变得不上不下。7月以来,他们也曾尝试模仿这些势力,炒作“外国人问题”;但另一边,由其主导的大阪世博会搞得如火如荼,与外国的商业合作项目滚滚而来,让他们始终拉不下脸来反对全球化。
近期民调中,日本维新会支持率大约在2%左右,甚至不如日本共产党。他们的街头演讲通常只有20-30名观众,高龄人群居多。网络上,不断有声音讽刺维新会做派越来越像自民党,“已毫无支持价值”。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右翼党派,是由小说《永远的零》作者百田尚树组建的日本保守党,如今在日本国会拥有2个议席,民调支持率维持在1%左右。这个党派用“没落”形容并不确切,因为它还年轻,成立至今只有2年。不过,他们收割民意的能力显然不如参政党,以后也不太可能有转机。
日本保守党的右翼主张是传统的,甚至有点学院派。这为他们带来了一定数量的狂热支持者,但始终无法扩大。日本保守党依旧最关注历史修正主义和修宪问题,甚至是某种“大和精神”,这些内容当然是一个日本右翼政党的“基操”,但参政党很少用宝贵的街头演讲时间宣传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参政党更喜欢炒作政治腐败、食品安全、外国人蚕食日本等更加“接地气”的话题。只有抓住时代痛点的主张,才可能获得影响力。
时代的痛点
批评日本参政党和它的支持者是简单的,但无用。正如美国几乎所有知识分子和大媒体都在批判特朗普,他还是二度当选美国总统,并实际影响着世界那样。
民粹主义盛行的根本原因,依旧是经济成长停滞和民众的孤立感。益普索6月18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如今日本人的悲观情绪极为强烈。最新调查中,认为“本国正在衰退”的日本人比例高达70%,在31个受访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三;在过去9年中增长1.8倍。同样,认为“现有政党对我漠不关心”的日本民众达到68%,相比2016年时的39%也大幅增加。
在此期间,日本GDP世界排名稍有下滑,但经济规模并未发生强烈的缩减。然而,民众体感到的经济情况不太一样。宏观数据记录的是大企业的账面,无法反映出近几年来,因为日元贬值等种种原因,超市货架上的进口廉价食品价格突然翻了一倍,但工资涨幅至多5%,一些中小企业没有涨薪。
这是日本民众隐秘的痛。一方面,参政党至今未被发现与行业利益团体有所勾结,这在日本政党中极为少见,大大增强了它作为民粹政党的信誉。然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参政党关注到了这些从来不被言说的痛苦,并承诺给出一些尽管是错误的解决方案。
7日,大阪经济大学学者秦正树参加了参政党的街头演说,感到日本即将迎来暴风骤雨。在给《朝日新闻》的一篇特稿中,他记录了这样的场景:
参政党代表神谷宗币在难波最繁华的路口高喊排外主义口号,吸引越来越多日本民众,他们挥舞日本国旗围上来,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一回头,许多外国游客正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在旁边的商业街里川流不息。如果他们听得懂神谷的演讲内容,不知会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