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始严打“违法外国人”,是好事吗?
时间:1753356223157

(本报记者 司平)7月15日,“与外国人构建有序共生社会推进室”在日本内阁官房正式设立。这个推进室以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厅、厚生劳动省、财务省等部委为核心,包含78名骨干员工,专门负责制定统筹与在日外国人相关的政策。

这个动向并不突然,它有一系列的铺垫。6月上旬,日本首相官邸首次召开阁僚会议,盘点了在日外国居民的违法违规情况,称将“彻底开展调查”,“实施打击”。7月2日,在日本国会8个政党党首的碰头会中,执政党自民党提出口号,要“让违法外国人归零”。

谁是“违法外国人”

在15日的会议上,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两条发言很好地解释了这个动向的背景。

首先,日本需要外国人。石破茂表示:“对今天的日本而言,吸纳海外活力至关重要,无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接纳外籍劳工,还是扩大入境游消费。”

但同时,日本不欢迎违法犯罪、或对日本国民造成任何冲击的外国人。石破茂说:“一部分外国人的违法犯罪、骚扰行为及其对制度的不当利用,已引发日本国民的不安与不公平感”。石破内阁核心成员最后表示,为保障日本国民安全安心,政府将完善此前并不充分的涉外政策,对违规者严格执法。

会议没有给出具体议题的完整清单,但提及两个方面。一是严厉打击外国人拖欠社会保险和税款的情况,对有未缴或滞纳记录者,考虑停止延长其签证或拒绝入境。二是对外国人在日本获取土地、即购房的实态展开调查,在必要时予以限制。

此外,还有两项没有出现在本次会议中,但在近期得到热烈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也没有必要再出现,因为它们已经基本落地:

一是限制外国游客换取日本驾照。7月上旬出台的最新政策规定,今年10月1日起,没有日本中长期签证的外国人将不再能凭借宾馆地址等任何临时住址换取日本驾照。二是收紧对国际学生(留学生)的支援,将部分奖学金和补助的申领群体改为仅限日本人。

以上这些讨论,尤其是在规范社保缴纳义务方面,看似有合理的一面。从社会良知看,违法违规的个体必须接受惩罚,对其放置不理,反而是对其他遵纪守法者的不尊重,这没有问题。从国际惯例看,尽管一直有声音认为,对待违法外国人也应当一视同仁,对其实施与本国人同等的行政处罚,而不是将其驱逐出境;但现实中,仅限外籍人士或移民群体的处罚政策并不少见,所以抛开终极正义与否,日本试图采取的做法并不出格。

在这个意义上,不难理解为何不少在日外国人也对此表示支持。他们认为“早该如此”。彻底清除违法外国人不仅天经地义,也有助于提高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正经外国人”的口碑,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会。

所以,应该开香槟吗?

然而,以上这些关于外国人的争议,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复杂性,但也有相似之处。当一个社会为“彻底清除违法外国人”狂欢时,至少应该想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相关讨论中是否存在大量逻辑谬误。以外国人在日本购房为例。舆论认为,如今东京23区新公寓均价超过了1亿日元,30平以下的单身公寓月租超过了10万日元,日本人自己买不起房租不起房,这都因为是外国人在炒。

实际情况到底如何?翻阅相关资料,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找到特定开发商在特定时期的描述,如这个楼盘近期有多少中国投资者来咨询;而无法找到样本更大或更宏观的数据,如日本的楼盘到底多少在外籍人士手里,分布情况具体如何。从最近的动向看,日本政府承认并没有调查过这些情况,这将是他们今后的工作。

对此,不动产公司“东京官邸”上席主任研究员高桥雅之、IT记者高口康太等人都曾主张:尽量客观的数据是讨论问题最低限度的基础。仅凭印象,或凭一两个“外国房东暴抬日本房客租金”的极端案例,聊什么都没有意义,更不用说直接下结论。

此处有个值得一提的插曲。日本维新会一名姓柳濑的议员给出了一个所谓的数据,称外国人在日本拖欠的保费达到每年4000亿日元。可能是由于这个数据与厚生劳动省的调查结果出入过大,很快遭到了TBS等多家媒体的轮番扒皮。不过,这名议员仅在近期对这个数据作出了订正,没有道歉,也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第二点是,类似风向究竟是会促进日本社会对外国群体的理解,还是会加深他们对外国群体的偏见。从另一个方面说,是有利于培养日本社会以相对健康的方式思考问题,还是让其陷入更深的“二极管思维”——以后在日本的外国人,将不是“良民”就是“反贼”。

在近期一系列讲述关于外国人问题的场合中,日本政府用词已经相对谨慎,如会在负面行为前加上前缀“一部分”。然而,至于这个前缀是否奏效,是否真正让社会理解到了这种情况仅限于“一部分外国人”,他们似乎没有兴趣。参院选举期间,不乏出现在野党和民间人士将外国人群体整个看作威胁的声音。对此,执政党没有一次表达过反对意见。

▮日本笔会7月15日发表紧急声明。截图自组织官网

15日当天,当地作家协会“日本笔会”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让违法外国人归零”的口号与右翼政党的“日本优先”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试图将日本内部的问题推卸到外部群体身上的操作。声明指出:历史上的日本曾因排外犯下许多错误,今天绝不能再开倒车。

今后会如何

这两天,与在日外国人相关的议题越来越多,舆论也越来越割裂。这股风潮是否将极大改变日本的政策方向,前景并不透明,但大体有两个可能性。

一方面,本次外国人议题的爆发速度和程度不太自然,不排除炒作因素。一个多月前,日本国会还在就补贴居民是发放现金还是减税闹得如火如荼,当时,媒体和专家纷纷预判,减税或实际工资上涨与否,将成为本次选举的主要争议点。然而,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完美隐形。

如果是这个情况,外国人议题的热度可能没有人们看到的那么高,日本政府对它其实也不那么感兴趣。选举结束后,或许就没人再提。

另一方面,外国人议题也有可能是“真问题”,而且是最具有时代症候的真问题。

东京大学教授远藤乾对《朝日新闻》分析称:在“排外”问题上,日本正在全面欧洲化。日本人早已习惯了一个无法实现阶级跃升的社会,但如今来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些中产要拼了命才能保住勉强不滑落。他们已经自顾不暇,更没有力气再去分析日本的外国人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的种种问题到底是因为他们自己“素质低下”,还是政策的支持根本没跟上。

被抛下的工薪阶层越来越多,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缴纳的税款没有被用于自身,而是流向了国内的贫困人口和外国人。他们感到日本这个国家越来越不属于自己。东京拥挤的街头,无数川流不息的外国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占据了他们在山手线上本就十分有限的空间,成为了这种丧失感的最好脚注。

无论真假,近期一系列外国人争议已经在日本社会埋下裂痕。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