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平)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将在10月4日开票,当选者有极大可能出任下届日本首相。目前,自民党内共有5人明确了参选意愿,分别是现任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
根据各大媒体对自民党内风向和民间舆论的调查,小泉进次郎与高市早苗呼声最高。大多数据中,小泉支持率略微占优,但仅高数个百分点,绝非压倒性的,外界依此认为此二人都是总裁宝座的最有力竞争者。然而,9月下旬以来,围绕二人的争议不断发酵。
再炒“外国人踢鹿”,精英高市何至于此
9月22日,以保守立场著称的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意见发表会中以“外国人踢鹿”为话题开场,引发争议。外界并不意外她的“排外”立场,但没有想到是采用这种方式。
高市早苗是奈良人,在演讲中自我介绍为“奈良的女儿”。她说,奈良的野生鹿群已与这片土地和谐共存了1300余年;此后话锋一转,开始了控诉。根据NHK的完整视频记录,高市说:“然而正是这群鹿儿,如今竟有人用脚狠踹,殴打恐吓他们。外国游客专程来破坏日本人珍视的宝物,各位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高市的此番发言遭到了社会民主党等进步党派的批评,她的保守派盟友也大多对此反响平平。这一方面是因为,奈良相关机构不支持这一指控。《朝日新闻》近日一则调查显示,奈良县警承认,去年7月,网络上确实流传一段游客脚踢小鹿的视频,以此为契机,警方加强了宣传和监察。同时,奈良县政府表示类似事件始终缺乏直接目击证人。这名负责人介绍称,公园有专人一天巡逻两次,还有当地志愿者组织“奈良爱鹿协会”提供协助,加之每年1300万人次游客也可随时举报,但目前没有收到有游客对鹿群进行“殴打”“踢踹”的报告。
另一方面,舆论指出这类操作“格调欠佳”。今年夏天的选举中,一名争议极大的日本网红正是通过炒作“外国人踢鹿”成功当选了奈良市议员,在本次事件中,他亦与高市多次互动。在外界看来,高市早苗无论如何是一名高学历、拥有丰厚政治背景的自民党得力议员,似乎没有必要把自己主动拉低到这个水平。
日本维新会共同代表藤田文武规劝高市早苗“用事实说话”“不要感情用事”。维新会通常被认为处于中道偏保守;藤田文武本人还是近期日本政府一系列外国人相关政策收紧背后的重要推手。这似乎意味着,在大多日本保守派那里,即便他们并不认可日本必须接纳外国居民的命题,也不会希望采用散播谣言的方式来为自身立场背书。
“高市现在应该很急。”法政大学当代政治学者白鸟浩对《东京新闻》分析说。高市早苗的政治资源在前两次的大选中发生了变化。如今,与她同为安倍派的议员大多因为政治资金等丑闻落马,使得高市在国会内的票数总是不及她的竞争对手小泉进次郎。很容易想象她为何铤而走险,试图用最快的方式收割民意支持,为选举制造舆论压力。
今年夏天,日本新兴右翼政党参政党的“成功出圈”加强了这一选择的现实性。高市早苗原本可以部分延续安倍晋三路线,用她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如今的自民党内打造差异化,如今的选择难免令她的支持者也感到可惜。
背刺友军、抹黑对手?小泉被要求退选
另一边,原本较为顺风顺水的小泉进次郎也在最后关头严重翻车。9月25日,《周刊文春》爆料称,小泉选举公关团队疑似指使网络水军,在NICONICO等流媒体平台为小泉选战刷好评,其中可能包含虚假消息和对其他候选人的攻击。
26日一早,小泉进次郎召开记者会承认情况基本属实。他向外界致歉,表示“一切批评都接受”。但小泉称自己“此前并不知情”,也不打算退出选举。
消息显示,小泉的公关团队在控评的基础上,为撰写好评提供了24个模板。有些好评仅针对小泉本人,大体是称赞他“比以前更成熟更有魅力”“脏活累活都冲在前面”“总裁之位非你莫属”;但还有一些涉及他人,包括“能说服石破茂辞职真了不起”“别输给那个假保守派商人”等等。石破茂已被点名,外界合理怀疑,文案中所谓的“假保守派商人”应该是指高市早苗。根据TBS的最新消息,主导公关团队的议员牧岛花莲承认确实参与了设计好评模板,但她坚决否认存在攻击高市等其他候选人的意图。
26日上午,要求小泉进次郎“退出总裁选”的词条被顶上日本X平台热搜。令日本民众难以接受的是,牧岛花莲曾在2021年至2022年间出任日本内阁数字大臣。这番操作不禁让人怀疑,日本政府内核心人士对数字化、网络平台和IT等技术的钻研,事实上都被用来实施信息操控。不止一名政治记者对周刊杂志预测称:本次丑闻对小泉进次郎的打击将远远胜于自民党在国会败选之时,“引咎退选”或将成为其担起责任的唯一出路。
本次事件也让外界意识到,日本对政治领域的立法漏洞过多。市场分析人士西山守指出,近年来,日本一些知名企业,如大正制药、乐敦制药等都因类似“刷好评”行为遭到日本消费者厅警告,并进入了公开的整改程序,因为这类操作明确违反营销法。来到政治选举,反而没有类似法律来规制。如果说企业和品牌正是因为这样日积月累的程序正义才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那么似乎也可以理解,长期缺乏这种约束的日本政府为何总是让民众毫无兴趣。
9月底以来,高市和小泉的相继翻车看似是两个独立事件,但诉求高度一致,都是对民意、甚至是互联网民意的极度渴求。事实上,不同于美国总统大选,日本的自民党总裁人选是由党内国会议员和地方党组织共同投票得出,某种意义上,与“民意”毫无关系。只不过,民意依旧能左右众参两院的国会议员选举,良好的舆论环境也能为首相执政打下一个重要的基础。未来,对这类“民意”的争夺恐怕会越演越烈。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本届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原本变数并不太多,但经此两件事,反而让人怀疑下届首相是否会诞生于他们此前从未考虑过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