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平】高市早苗在21日晚间主持了初任日本首相记者会见,一个极具她个人特色的高市内阁同日亮相。事实上,它并没有悲观者想象得那么“惨不忍睹”,但也埋下不少隐患。从结论上说,在高市内阁担任要职且有实权的基本都是稳健派,但周边负责各板块的大臣却不容乐观。如何理解这个阵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高市政权的开局。
核心成员排序之谜
21日下午,高市早苗内阁名单公布,成员在主要公务场所的座位顺序也在当晚出炉。通常情况下,总务大臣、外务大臣、官房长官是日本内阁中除首相之外实权最大、影响力最大或曝光率最高者;其中,总务大臣负责统筹中央和地方行政,外务大臣相当于日本的“国际名片”,官房长官是政府发言人。本次高市内阁中,这些核心职务依次由林芳正、茂木敏充、木原稔三人担任。
座位顺序也基本照此排列。日本首相官邸和国会接待室内,排在高市本人左侧的是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右侧是总务大臣林芳正。在日本国会两院的阁僚席上,首相高市之外,被视为“二号位”的讲台右侧是总务大臣林芳正,“三号位”讲台左侧是官房长官木原稔。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人物中,林芳正和茂木敏充都是本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候选人,林芳正还一度是高市的重要竞争对手。这二人资历深,职务实权也大。木原稔则相对履历不突出,职务实权也更小。与这几人相比,一些年轻且保守立场突出的议员则被安排在边缘位置。
这种安排大有学问。它意味着,在日本国内外大事务上,高市基本希望维护相对“中道”的形象。外交上,首先试图集中力量对付特朗普政权,但在这个阶段中,也需要一个鹰派发言人高频度露脸,来巩固自身保守标签,避免选民流失。为何这么说?
茂木敏充
先看外务大臣茂木敏充。许多分析指出,高市内阁中,外务大臣将处于某种核心地位,因为外交是高市丰富的从政履历中为数不多显而易见的短板;且当今日本的外交挑战比以往更大,中美两国都不好应付。可以想见,在月底马上即将到来的一系列重磅外事活动中——东盟峰会,特朗普访日,APEC峰会,外务大臣都会是其中的绝对主导。连高市早苗本人也要从他的活动中慢慢学习如何搞外交。
因此,这个人需要在外交方面经验丰富,国际争议相对较小,且得是高市信得过的人。纵观如今日本政坛,这样的人不多,茂木敏充应该是首选。茂木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担任外务大臣,经历过“特朗普1.0”时代;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共同主持过当时的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事实上,茂木自称“保守”,对中国实在算不上友好,但也非意识形态狂热分子,并不刻意激发矛盾。以外界对高市早苗的鹰派定位看,选择茂木出任外务大臣,简直像一种“退让”。
不过,高市政权首先希望外务大臣解决的是特朗普问题,这是今年日本外交事务中变数最大的板块。安倍内阁期间,茂木敏充曾作为外务大臣,就日美贸易协定与特朗普打过多次交道。当时特朗普已经提出将日本汽车关税提高至25%;茂木以少量的农产品进口为条件,成功避免了这个最坏的结果。如今,日美两国再陷关税矛盾,由茂木出面收拾残局,是稳妥的选择。
茂木还是位不错的“老师”。此前石破茂执政期间,主要负责对美谈判的赤泽亮正明言接受过“茂木前辈”的许多帮助。他也相对支持高市政权。在10月初开票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茂木作为候选人在第一轮被淘汰,并在此后的第二轮中,动员茂木派议员转而投给高市早苗。
这样一来,要素就齐活了。“特朗普1.0”曾在与茂木敏充交道后评价“这个人不好搞”,至今为日本媒体津津乐道。无论茂木功绩如何,这个特朗普官方盖章的“不好搞”标签对日本而言很重要,让日本在本轮日美博弈中首先保证上桌。事实上,无论是高市早苗还是如今的联合政党维新会,他们对日美关系都有些想法,不愿任意遭受钳制。特朗普对“盟友”的强硬进一步激发了日本的抵触情绪。
林芳正
与保守中道定位的茂木敏充不同,内阁核心三人中,总务大臣林芳正与官房长官木原稔在政治光谱上似乎多有冲突。尤其是对华关系方面,林芳正相对诚恳务实,被日本国内看作“亲华派”;木原稔则相反,可谓“劣迹斑斑”。然而,两人虽同为核心,但在日后很可能各自为政。
林芳正是本次高市内阁核心人选中最大的谜。过去20年中,日本首相换过多次,他一直在日本内阁担任大臣,外务、文科、农林、防卫……职务每次不重样,哪里需要哪里搬。林芳正与中国之间的故事,本报已介绍过多次,现在问题在于,以“对华强硬”著称的高市为何要用他。
事实上,林芳正还是高市内阁中最早确定的人选之一,引发外界浮想联翩。根据本月14日朝日电视台等媒体的补充,自民党总裁选结束后,林芳正向高市早苗提出:若要用自己,希望安排一个“能在日本地方上活动的职务”,要不就算了。高市早苗并不吝啬,不仅没有因此顺理成章将林芳正“发配边疆”,反而直接发下总务大臣礼包,让林既能管核心,又能管地方。背后原因,没有来自当事人的权威说法。
根据《东洋经济》,有自民党干部透露称,高市此举意在“监视”林芳正。有赖于前首相安倍的重用,高市早苗是日本宪政史上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务大臣,在地方上积累了一般自民党政客难以企及的深厚基础。这也是她在几次选战中都表现出彩,最终当上日本首相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下一次自民党总裁选中,林芳正被视为高市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此之前,将他的活动范围限制在自己的人脉圈之内,对高市而言是不坏的选择。
高市早苗似乎也不希望自己内阁的核心人物看上去太过激烈,因此启用了一个有力的对华管道,但在实际上架空了他。不过,这未必是一着好棋,毕竟总务大臣对林芳正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这个问题留到以后再讨论。总之,出任总务大臣后,林芳正转为日本内务,与中国方面的官方互动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但相应地,束缚也更小,或许也会有出人意料的展开。
林林总总的“鹰派”面孔
日本官房长官是自民党保守议员木原稔,这并不意外。作为政府发言人,官房长官每个工作日都会主持记者会解释首相活动,并在必要时开展“危机公关”。担任防卫大臣期间,木原在8.15“战败日”当天参拜靖国神社,并在涉台问题上作出不符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的主张,多次引发中、韩两国抗议。在启用茂木和林芳正后,高市早苗急需这样一名发言人替自己维持保守色彩,以免让选民感到遭到背叛。事实上,官房长官几乎没有实权,无法独自作出政治决策。但遗憾的是,今后类似“口头冲突”可能会越来越多。
至于各领域的担当大臣,高市阵容也令人捏一把汗。本届经济安保大臣小野田纪美履历不多,全凭对外、尤其是对华强硬立场出圈。由她兼任内阁新职位“外国人政策担当大臣”,管理在日外籍人士事务,引发不少当地华人担忧。文部科学省大臣松本洋平此前一直试图保持“低调”,22日今天却被《每日新闻》曝光了他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问题的错误认知。日本媒体质疑,这样的人如何有资格管理日本教育。这些成员相对年轻,且是首次进入内阁担任职务,他们的立场令人怀疑他们能走多远。
不过,这些各领域担当大臣的职权偏低,从坐席看,也都被安排在边缘位置。这似乎意味着高市的政权想用他们,但又不希望他们被注意到。
这一景象与她21日晚间在日本首相官邸记者会见中的表现如出一辙。在讲话中,高市用一些篇幅渲染了日本当下的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危机,又在提问环节最后风度翩翩地安抚了一名韩国记者。那名记者表示,听了高市首相刚才的发言,不禁对日韩关系的走向更加担忧。高市却微笑着回复他:“韩国是我们重要的朋友”,“我爱韩国海苔,用韩国化妆品,我还追韩剧。”
高市的初任记者会见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外界却恐怕难以放下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