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田机场,一名工作人员帮助乘客查看护照签证。(图/中国央视截图)
近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具备熟悉技能的外国劳动者“特定技能2号”签证认证范围从目前的2个领域扩展到11个领域。这意味未来除了“建筑”和“造船和船舶用工业”,“农业”“渔业”“住宿”等工种也有望获得“特定技能2号”签证。很多企业对此表示欢迎。
为缓解劳工荒,日本2019年推出了特定技能制度。该制度主要分为“特定技能1号”和“特定技能2号”两项在留资格。“1号”最长可在日本工作5年,不可携带家属。“2号”则允许携带家属,可无限次更新在留期限。“2号”签证持有者在日工作、居住满足一定年限后,就能申请永居。截至2023年3月,全日本拿到“1号”签证者多达15万,但拿到“2号”签证者仅有10多人。第一个拿到“2号”签证的人是中国人。
过去,如果“1号”签证持有者想转为“2号”,只有从事“建筑”和“造船和船舶用工业”才有机会。新制度生效后,“1号”转为“2号”的“道路”显然拓宽了。与“高级学术人才”不同,申请“2号”签证者无需太高学历,只要通过相应考试,且具备熟悉专业技能,就能成为被企业疯抢的“蓝领人才”。
日本对外籍劳工来日永居持开放态度,归根结底是现有制度仍无法满足日本企业用工需求。2020年日本16岁至64岁的人口为7500万,2050年这一数字将萎缩至5000万。具体到一些从事专业技能的“蓝领人才”更是捉襟见肘。“蓝领人才荒”迟迟无法解决,不仅导致不少企业的核心技能岗位人才凋零,也导致日本企业竞争力持续锐减。
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法制健全……这些是日本多年来在吸引外籍劳工上的重要优势。过去,中国、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技能劳工也钟爱来日工作。如今,来日工作不但永居机会多了,担任店长或经理级别的机会也大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劳工荒就能迎刃而解?恐怕还不能简单看待这个问题。
伴随老龄化趋势加剧,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吸引国际劳工上也“越来越卷”。从西欧的英国、法国、德国到北欧的芬兰,近年来都闹起来了“蓝领荒”,为吸引外籍技工接连放出大招。在亚洲,韩国、中国台湾招揽外籍劳工的力度更大、姿态更低。韩国2023年计划引进11万外籍劳工,是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在保护外籍劳工权益等方面,韩国的“功课”做得同样很足。正如韩国官员所说,韩国对外籍劳工的人权和安全目前格外重视。此外,韩国对外籍劳工还提供免费的语言培训等服务。
不难看出,虽然永居日本机会多了,但日本面临的“竞争”也更激烈了。加之,日元贬值、薪资多年未有明显提高等原因,日本在吸引外籍劳工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时代已经结束。正如日本经济学家石川智久所言,移民会去薪酬更高的地方,如果不能提高薪酬重振经济,就无法与其他地方竞争。过去,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一直是日本外籍劳工重要输入国,但去年1月至3月赴台“打工”的越南劳工为1.8万人,多于来日者。
降低永居门槛只是第一步。能否让更多外籍劳工把“心动”并转化为“行动”,还要看日本在完善语言培训、优化接纳环境、提高薪资待遇、家属配套支援等方面拿出多少诚意和行动。(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