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文化交流年首设立,有望为三国人文交流开启新局面
时间:1717207710611 来源:东方新报原创
作者:特约评论员刘阳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下旬在韩国首尔召开。(视频截图)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下旬在韩国首尔召开,这是时隔四年多三国再次举行领导人会议。2024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在这一机制发展到重要节点之际,中日韩合作整装再发并释放出多重新意。其中,三方同意将2025—2026年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备受各界期待。

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文缘相通,是搬不走的近邻,人文交流在中日韩关系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中韩建交等重要时间节点,中日、中韩分别举办过双边间的文化交流年,中日韩三国间此前也定期举办文化部长会议,并开展“东亚文化之都”评选等活动,民间也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项目,但以“中日韩文化交流年”名义开展的互动尚属首次。

公开报道显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设立的消息,受到了三国各界特别是文化界人士的积极反响。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表示,“不见面的话,心的距离会变远,只有相互来往见面,才能心意相通。”韩国仁川大学教授李贤泰认为,进一步活跃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十分鼓舞人心。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张景全则提出,三国人文交流的希望在于青年,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很多观念相似,把合作的认知传播到各国,有利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后经贸、旅游、教育等各领域交流的逐步恢复,中日民间交往出现一波小热潮。近期,活跃在中日文化交流前沿、被中国网民称为“亮叔”的日本媒体人竹内亮摄制的影片《再会长江》分别在中日两国上映,不仅促进了中日影视文化交流,更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乘着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带来的暖风和中日韩文化交流年设立的契机,期待竹内亮式的跨文化交流成功案例能不断涌现。当下,中国各地文旅热方兴未艾,跨境出游热情高涨,三国在签证、航班便利化等领域也有新进展;同时,影视剧、音乐、动漫、游戏等文化IP在三国青年群体间蔚为流行,甚至成为共通的文化符号,这些都为中日韩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思路。面对来年的中日韩文化交流年,如何挖掘互动合作的新机遇,考验三国有识之士的智慧。

在东亚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民间交流始终是促进各方关系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初,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发起的“中日韩精神——2024年度汉字”评选结果揭晓,“交流”以最高票当选。从历史到现实,无不凸显出三国民众对交流与合作的向往和现实需求。特别是在目前东北亚安全形势日趋紧张的局面下,人文交流可以让三国民众更深入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区域稳定与经济合作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在全球化挑战的背景下,推动中日韩文化交流还有助于三国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增强区域凝聚力,甚至有望作为"中日韩+X"合作模式的一部分,带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有理由期待,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不仅是短期活动,更可能成为长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起点,为三国人文交流开启新局面。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