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执政党高层近日掀起了一波访华热潮。继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结束中国行后,4月27日起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前党首山口那津男、石井启一又开启了中国之行。执政党高层短时间内“前赴后继”访华的画面实属罕见。这波操作何意?
赴华“出差”的是执政党高层,而非内阁官员,表明首相石破茂有尽量避免刺激美国的考量。同样是高层出访,日本执政党身份和内阁官员身份,背后的代表意义、话题侧重、作用影响还是有所差别的。
不过,无论如何,这波访问释放的积极信号不容忽视。自2024年日中领导人会晤后,两国政界互动热络。今年以来,第11次日中韩外长会、第六次日中经济高层对话、日中外长会晤等活动接连在东京上演。纵向来看,这次执政党高层访华潮是日中关系回暖的延续。
如果结合日本当前的内外环境看,执政党高层密集访华显然也有“现实之需”。
应对华盛顿的关税大棒是重要议程。对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东京是有心理准备的,石破茂首相2月便赶赴美国“寻求豁免”。虽然释放了“将对美投资增加到1万亿美元”等诚意,结果还是没换来华盛顿网开一面,反而日本经济要害部位(汽车出口)随后被“捅了一刀”。
美国希望将日本打造为一个“样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北京对华盛顿的关税选择了直接硬刚,欧洲国家选择了“抱团”应对,形只影单的日本似乎更容易“拿捏”。何况,日本是全球TOP5的经济体,如果东京在关税问题上对华盛顿就范,那样就可能让更多国家乖乖顺从。更不用说,日本的安全问题依仗美国保护,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有施压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的先例,这难免会进一步坚定特朗普政府“拿下”日本的决心。
不过,日本国内的经济状况、民意基础,决定了东京不能对华盛顿的漫天要价“点头”。日本近日一项民调显示,近7成受访者认为东京应尽可能实现外交自主。石破茂近日在公开场合也多次对美国关税政策表达了不满。目前,东京尚未放弃谈判解决关税,5月1日与美国再次会谈,但结果如何尚未可知。毕竟,华盛顿的胃口的确不小。一对一与美国谈判,日本也没有太多筹码。
“远亲不如近邻”,在这一刻具象化。东京希望与北京增进战略沟通、强化经贸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在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同时,淡化美国关税战的冲击。访华期间,森山裕便提出希望中国撤销对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并恢复日本牛肉进口。山口那津男的中国之行,则重在推进双方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日本执政党高层访华,也有为夏季参议院选举加分的考量。稳住参议院才能确保石破茂政府稳定。这需要执政党在经济、外交方面交出令人信服的成绩。与中国持续搞好关系,将有一石二鸟之效。
令人欣慰的是,日中关系持续走在回暖的路上。不过,这种势头要想延续下去,东京需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展现对华务实姿态,同时也要施展更多政治智慧,在面对华盛顿施压选边站时掌握好平衡,拿捏好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