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WTAPS官网截图
近日,日本潮牌WTAPS的中国首店落户上海,预计2024年春夏正式开业。这是这两年来日本潮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此前,Ambush、HUMAN MADE、Neighborhood等日本潮牌接连在中国开设了首店。
潮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冲浪、嘻哈、朋克、涂鸦、滑板、运动等是它的典型元素。特立独行、自我表达则是这种潮文化的主要标签。受美国潮牌影响,日本涌现了藤原浩、长尾智明等潮流文化设计师,并诞生了一系列潮牌服饰。这些潮牌除了受到日本年轻人追捧,也在中国香港等地大卖。
日本潮牌近两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是内外因共同驱动所致。内因主要是指日本少子化趋势加剧。2023年日本新出生人口刚过75万,创下了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年轻人是潮牌的消费主力,越来越多人不愿结婚、生娃,意味着日本潮牌继续守着“家门口”不会有“钱途”。
外因主要是指中国潮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当前,“Z世代”已成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总人数超过2.6亿人。这个群体在消费观念上喜欢新奇新鲜,追逐潮流时尚,注重个性化表达,是各种潮牌的拥趸。几年前,一档《中国有嘻哈》的综艺节目爆火,进一步点燃了中国年轻人对潮牌的热情。当前,中国潮牌市场规模已朝着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迈进。
中国有句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潮牌能否把经念好呢?
究其原委,中国潮牌市场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中国潮牌市场竞争激烈。早年间,活跃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是欧美潮牌以及港台潮牌,这些潮牌店经常顾客盈门。如今,中国潮牌市场早已是群雄逐鹿,中国本土潮牌不断涌现。近年,包括李宁等一些中国传统服饰品牌也进军了潮牌赛道。一份报告显示,2020—2022年,中国潮流服装市场新增500余品牌,其中90%为本土潮牌。
另一方面,中国年轻人非常“挑剔”。他们不盲目崇拜洋品牌,“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日新月的互联网不断塑造他们的审美偏好,使他们对潮牌的设计理念、价值传递等有着更多元化的诉求。
当前,各路潮牌都感受到了中国市场之卷,不少在设计等方面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品牌遭到了市场嫌弃。即便作为曾经潮牌顶流的Off-White也关闭了在中国的几家线下店面。当然,也有一些潮牌靠着get到中国年轻人的“痒点”,并通过打造联名款,注重社交媒体营销等玩法,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
日本潮牌过往以低调、保守著称。这突出表现在它们对门店扩张比较谨慎,在推广宣传上意愿不强,相反更专注于一个小圈子里的认同和复购。不过,面对早已不是蓝海的中国市场,日本潮牌要想站稳脚跟,恐怕必须调整打法。(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