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为何忙着“囤日元”?
时间:1713515668307 来源:东方新报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柯本


(图/中国央视报道截图)

疫情以来,日元跌跌不休。3月日本央行开启了过去17年以来首次加息,并退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仍没能让日元止跌。4月15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超过154日元,创下近34年来新低。在中国,不少年轻人开始忙着“囤日元”。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不少分享囤日元经验的帖子。

中国年轻人囤日元,好处显而易见。中日地理相近、交通便利。日本教育、动漫、游戏在全球有着颇高人气,在中国也圈粉了不少年轻人。数据显示,60%的中国Z世代喜欢日系动漫手办。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一直有着来日旅游、求学等梦想。瞅准日元贬值的时机提前囤一些,未来在日本旅游、购物、留学时便可省下一笔费用。这是一种相当精明的做法。

囤日元,也是让钱包鼓起来的一种投资方式。在日元汇率低点时买入,等日元汇率回暖时卖出,通过一买一卖便能获取收益。由于专业的外汇投资门槛较高,操作也相对复杂,中国年轻人主要在银行APP结售汇上买卖日元。根据中国外汇管理规定,境内每人每年享有等值5万美元的便利化购汇额度。

中国年轻人囤日元并非偶然现象,这是该群体理财观念增强的一个缩影。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中国年轻人似乎总与“月光族”相关联,认为他们花钱大手大脚,不会理财。事实上,“90后”“00后”已成为中国理财市场的主力军。一份调查显示,“90后”比父母辈更加注重理财规划,其中近七成表示已开始理财规划。与长辈们倾向于把钱存入银行“吃利息”不同,这届中国年轻人的理财观念更加多元化。他们不仅买基金、买股票,甚至还流行起“攒金豆”“囤二手奢侈品”。三年疫情后,更多中国年轻人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并制定了理财规划。当前中国社交网络上还兴起了“存钱搭子”理财潮,即陌生人在网上组成伙伴关系,成员间通过相互监督完成理财目标。

囤日元在中国年轻人中盛行,一方面是因这种理财方式的确较股票、基金等方式操作简单,另一方面是很多人相信这种理财方式风险较小,即认为日元很快就可能触底反弹。

事实上,囤日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也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风险评估能力做支撑。从目前来看,受实际工资连续20多月下滑、内需低迷等因素影响,日本加息空间依旧有限;受巴以风险外溢以及美国通胀抬头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降息计划可能推迟。这导致美日利率差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在高位,而利率差则是导致日元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日元和人民币的关系也非常复杂。在一些外汇投资研究者看来,日元要看和美元的关系,人民币要看和美元的逻辑。目前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也在贬值,未来人民币兑日元是升值还是贬值存在不确定性。

囤日元不是稳赢的理财方式,不能盲目跟风。每个人还是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专业知识等能力综合考虑,做到理性理财、科学理财。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