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窗边的小豆豆》作者、现年90岁高龄的黑柳彻子携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到访北京,与中国读者面对面交流。在此之前,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东京会见了黑柳彻子,感谢她对中日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并预祝首发式在北京成功举行。
“大家好,我是黑柳彻子。”在新书首发会上,黑柳彻子梳着标志性的“洋葱头”,一身紫色长裙,首先用中文和读者们打招呼,随后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情缘。1984年,出于对大熊猫的喜爱,她第一次到访中国。再次来华,她表示:“中国是我非常憧憬的国度。看到中国的朋友们,有时我会想:他们和我真像啊,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喜欢有趣的事。能产生共鸣、能一起笑,说明我们的心情是相通的吧。”
的确,中日一衣带水,文化相通。对于教育问题更是十分重视。
1981年出版的《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名作,也是一部经典的教学案例,黑柳彻子在书中通过小豆豆的故事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经历。2003年,该书被引进中国,迄今简体中文版发行量已突破1700万册,曾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和语文教材。
“教育,就是要蹲下来,看看孩子们所看的高度。”这条关于《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评流传极广,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本书在中国引发关于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广泛讨论。
那么离开巴学园后,小豆豆怎样了?四十多年来,有无数读者好奇这个问题,黑柳彻子也最终提笔续写《窗边的小豆豆》。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是“教育”,《续窗边的小豆豆》则是“成长”。40多年后,黑柳彻子为读者讲述了毕业后的小豆豆直面更为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于2023年10月出版,在日本上市两个月发行量即突破50万册,再度掀起阅读和讨论“小豆豆”的热潮。让黑柳彻子吃惊的是,时隔不到8个月就在中国推出了中文版。
对于此次中国行,黑柳彻子不止一次地表达了面对面与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交流的心愿。新书首发当日,多位读者代表从北京、上海、深圳、安徽等地来到活动现场,有中小学生,有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也有阅读教育领域的推广人。
黑柳彻子认真倾听着每位读者的故事。她把读者们的礼物小心翼翼地放在膝上,笑得像孩子一样。她目光清澈,说话语速很快,发言率真热忱,很难让人相信她已经90岁了。
谈到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交流,她引用了书中人物之一巴学园校长小林先生常说的话:“大家都一样,要一起努力。”
对于中国读者的期待,黑柳彻子表示:“如果这本《续窗边的小豆豆》能成为日中两国互相了解的契机,我会非常高兴。”
正如出席首发式的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在致辞中表示,“超越国界、增进理解,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此次续作在中国发行,期待有更多新的读者与‘小豆豆’结成新的缘分,并由此加深日中两国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本报特约评论员 言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