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有位驰名日本的中国医生,他的名字叫戴曼公(1596年-1672年)。
《杭州日报》报导,戴曼公原名戴笠,浙江杭州人,是一个读书人,曾经跟名家龚廷贤学过医。满清入关以后,戴曼公离开故乡,先隐居到乡间,在濮院镇北横街行医;后来得到一位广东朋友的帮助,冒险东渡到日本长崎。
在日本,他改名为“天外一闲人”,纪念着祖国。他定居在周防岩国,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近似中国的江南。他与抗清领袖之一的朱舜水一向保持着友谊的联系,至今舜水文集中还保存有他们的通讯文件。他对抗清牺牲的民族英雄张苍水表示深刻的崇敬。这一切都表现出他具有高贵的民族气节。
在日本,他毕生的工作是行医。他对邻国的和平人民是友好的,用自己在祖国时所学得的中国古代医学,尽心竭力地替日本人民治病;而且还传授给许多日本学生,写了不少著作,对日本医药学术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日人富士川游着的日本医学史上,列有戴曼公专传,对曼公评价极高。日人迁善之助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话,曾详细记载着曼公在日本的事迹和学行,肯定他的功绩。其他如先哲丛谈、杏林杂话、淇园文集等书中,都记述着曼公和日本人民之间的友谊关系。
当时日本长崎一带痘疮流行。痘疮也叫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当时日本无人可治。戴笠用痘科医术为病人治疗,救人无数,后见北山友松有医者仁心,具董奉遗风,就将自己独有的治痘术毫无保留传授给这位长乐人。
早在16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的皖南地区已经开始对天花采用鼻苗法即种痘法来进行预防控制。此后,与天花有着不解之缘的康熙皇帝便开始在全国推广,接种方法也逐渐从最初的痘衣法,经过痘浆法与早痘法,发展到后来的水痘法。戴曼公将这种被称之为“神苗”的技术带到了日本,此后便传播到全球。
戴曼公培养的日本学生有不少成为当代的名医,北山友松之外,还有深见玄岱、池田正直等。其中尤以池田正直最为著名,池田氏子孙世代传习着戴曼公的医学,成为一个有名的学派,数百年不绝,流传很广。
戴曼公在当时可以称为痘科专家。他所著痘科的书,据日本医学史记载有九种之多,包括《痘疹治术传》《妇人治痘传》《痘科键口诀方论》等书。后来池田正直、池田瑞仙、池田晋、池田瑞英等又继续发展了他的痘学。在日本江户末叶,全日本着录的痘科书共计八十三种,而戴曼公及池田氏的书竟达41种之多。戴曼公除攻医学之外,还博学能诗,兼长篆隶,他在长崎曾逢一位旧友,欣喜之余,赋诗一首:“匆匆别去忽经年,有喜重逢海角边。尔我遭时因作客,弟兄把臂合随缘。遥瞻南粤家何远,近忆西湖梦自牵。……”表现了他对杭州故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