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来日爆买汉方药的“前世今生”
3月14日下午,本报记者采访了郭佩玲医生。郭佩玲女士是一位有30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医生,来日后积极推广日中医学交流及访问。在采访中,郭医生介绍了她们成立中国传统医药学会的原委,中医与日本汉方的区别,汉方在日本医疗体系的地位等问题。 【详细】
日本老字号“龙角散”润喉糖跻身于赴日游客“2015日本购物必备清单”中。至今算来,“龙角散”已经历了200年的风风雨雨。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它成为中国游客来日疯狂抢购的对象呢?日前,记者来到“龙角散”位于东京千代田的公司总部,采访了龙角散第八代社长藤井隆太。 【详细】
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需破解两难题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表示,全球范围内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回归自然潮流的掀起,人类对化学药品副作用和对传统天然成的认知,使得传统药物迎来较好的消费趋势和潮流,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大机遇。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秘书长陈士奎指出,全球正掀起中药研究热。其最大的机遇是中医药被纳入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 【详细】
鉴真东渡 中医名家造福日本
在中国传统医药对外交流史上,盛唐时期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鉴真大师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医药学交流、中医药学在日本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日本光明皇太后生病,曾诚邀初到日本的鉴真大师予以诊治,据说治疗效果很好。 由于鉴真在传授中华传统中医药方面做出不朽贡献,日本医界曾把鉴真尊为始祖。江户时期以前,日本风行在药袋和包药纸上印有鉴真的画像,以示良药。 【详细】
汉方医学“初长成”
据统计,仅宇多天皇宽平三年(891年)时藤原佐世奉敕登记日本图书,撰成《日本国见在书目》,书中就收载有医书166部,计1107卷。 【详细】
日本的汉方学派是首先出现了以田代三喜(1465年-1544年)和曲直濑道三(1507年-1594年)为代表的“后世派” ;继而又出现了以贬斥宋明医学与《内经》、《难经》之说,独尊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为主的“古方派”,在这两派的争鸣中,又逐渐产生出了一个既用古方,又用后世方派的“折衷派”;同时还出现了以多元孝等人为主的考证学派和以吉田意安等擅长针灸的针灸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