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井裕:外交官生涯于ODA一同走过
时间:1577206424000

12月11日,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主办的“回顾中日经济技术合作4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位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的亲历者在现场讲述了他们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先后6次赴华工作的现任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表示,ODA为支持和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还带动日中民间经济关系的发展。日本也从对华ODA中获益,其作为支撑日中关系的牢固基础,一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横井裕于1979年进入日本外务省工作,最初工作的部门便是经济协力局。“当时我学过三个月中文,大家便让我把中日友好医院建议书翻译成中文。1984年中日友好医院建成时,我作为日本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参与了竣工典礼。当时我认为学中文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横井裕回忆,当时他做了很多与对华ODA相关的工作,“可以说,在我的外交官生涯中,我是跟对华ODA一同走过的。”

JICA东中亚部部长藤谷浩至说,JICA是ODA项目实施单位。根据相关决定开展具体工作,主要有技术援助、无偿资金援助、有偿资金援助(日元贷款)三种方式,从金额的角度看,对中国的援助,有偿资金援助占了绝大部分。

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教授北野尚宏则回忆, “日本为青岛港前湾港区的一期和二期工程提供了超过500亿日元的贷款。1985年我曾到过青岛港,那里是一片荒芜,2009年再次来到青岛,一个大的城市已经诞生了。”曾于1981年至1982年在清华大学留学的北野尚宏说,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中,中国利用了日元贷款和日本技术援助,建成之后有很多日本企业入驻投资。“现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在全世界得以借鉴。”他认为,

北野尚宏还提到了日本帮助北京建设的第一个正规的污水处理厂——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1993年,日本组织该厂12名人员到东京都下水道局进行培训,“当时参与培训的中方人员,到现在都保持着日中间的合作,发挥着桥梁作用。”他认为,来日中两国可以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和协助。

日本拓殖大学国际学部教授冈田实说,“日中40年的交流合作,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们要尽量把这些回忆留下来,传给两国下一代的青年,这将对新一代的日中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华ODA结束后,中日交流合作将走向何方?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李廷江表示,未来,中日双方将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讨论新的合作方式,如携手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探讨符合国际标准的更多领域项目合作,这将有利于中日经贸合作扩大,也将有利于第三方市场的发展。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