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是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标志性项目之一,由日本政府援助、中日两国合作建设,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接受外国无偿援助项目之一,是当时中国具有国际色彩、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医院。
医院1984年10月23日开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分别题写院名。
日本两任首相在医院栽下常青松
1979年12月5日,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两国政府12月7日发表联合公报,表示对北京现代化医院的建设计划给予积极的合作,为此将尽快进行必要的考察和协商。1981年1月和8月,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中日友好医院建设设计和施工赠款换文,此后,日本政府先后提供总计193.9亿日元用于医院建设。
日本拓殖大学国际学部教授冈田实早在1988年就到中国工作,历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北京事务所办事员、事业调整专家、副所长等职,在中国从事日本对华ODA项目工作长达20余年。
冈田实对中日医院印象深刻。他说,“医院的Logo是由中国长城和日本富士山图案组成,整体图形看起来像樱花一般美好。此外,在医院的大院里,还矗立着一座鉴真大师的塑像,他是把佛教从中国带到日本的一位大师,通过塑像可以感受到中日交流的历史。”
“30多年来,有很多日本领导人都到中日医院参观过。”冈田实说,1982年9月27日,时任日本首相铃木善幸参观建设中的北京中日医院并栽种了一棵松树,作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1984年3月,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华期间也在中日医院栽种了一棵松树。如今,这两棵松树长得郁郁葱葱。
日本专家组协助医院抗击SARS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交流合作办公室研究员尹勇铁早在1982年就进入该医院工作,参与了医院的筹建和国际交流工作。
“近40年来,日本对中日医院提供了大量援助和支持,包括无偿援助、技术支持和人才合作。”尹勇铁说,除了建院初期大规模的援助项目外,日本还对医院开展了技术援助,派遣日本专家到中国工作,目前医院已聘请了近百名日本专家作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2003年,中日医院抗击非典(SARS)的情形,尹勇铁至今历历在目。当时医院被指定为北京非典防治专病医院,时任医院外事处处长的尹勇铁积极与JIC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联系,争取到由日本政府派遣的日本国际紧急灾害救助专家组一行4人来中日医院,并携带了医疗援助物资4卡车。这也是国际上政府级派遣的唯一到中国救治SARS病患的医院援助工作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典初期,有很多海外媒体不了解北京的实际情况,出现了许多背离事实甚至是歪曲的报道,尹勇铁与同事们组织了日本13家主要电视新闻媒体的近30余名记者,在非典肆虐期间对医院进行专题采访,有效地扭转了国外的歪曲言论。
日方为中日医院培养人才
同时,日方还给中日医院培训人才,派遣中国医生到日本学习。
通过JICA向日本派遣研修生,是日中两国间政府长期开展的一项科技合作项目。日本政府为中国设置了理工农医类120多个研修项目,并为研修生免费提供国际往返旅费、在日食宿交通和医疗保险等。从1979年至今,中日友好医院和JICA合作,已成功派遣及培养中国各地的2200余名医务人员赴日学习进修。目前,进修生归国人员分散在中国多个地区,领域涉及临床内科、外科、药学、护理、检验等多个专业。
“2006年,通过JICA赴日进修的学员们成立了同学会,定期组织大家到偏远地区开展医疗援助活动,十几年来已在甘肃、云南、青海、贵州、四川地震灾区等地开展了近20次义诊活动。”尹勇铁说。
他介绍,从2000年到2016年,中日友好医院还针对中西部偏远地区举办了十余期中日合作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班,总计1021名来自中国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内蒙、四川、山西等地区的院长、临床医护人员到中日医院学习和进修,培训范围覆盖了26个省市自治区。在此基础上,中日友好医院通过JICA派出了7批75人次赴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研修,参加培训的人员大都是来自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此外,项目还向地方医院捐赠了医疗设备与救护车。
几乎每年都有日本志愿者到中日医院工作。2018年夏天,仅会用简单中文问好的日本姑娘岩崎春香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在华志愿者工作,在中日医院做护士。32岁的岩崎春香是JICA旗下“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派往中国的志愿者。她的工作是在中日医院门诊部介绍日本看护方面的内容,将日本的看护理念、管理方法等介绍给中国同事,大家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并接待日本来访的嘉宾,她很高兴在此过程中让很多中国患者受益。
在华一年多的时间里,只要一有闲暇,岩崎春香就学习中文。如今,她已能用中文对答如流。她的志愿者工作将在2020年7月结束,但她正在考虑继续留在中国。11月30日,她用中文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问我结束以后你想做什么?我考虑很多。第一个我要做的事儿是结束前报考HSK(汉语水平考试)。”
中日将继续深化医疗合作
“中日两国医学交流频繁,多面开花。”尹勇铁介绍,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了“中国-日本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同时还与日本多个医院、大学开展了远程医疗合作,在肿瘤领域与日方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学术交流、合作洽谈以及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中日友好医院1995年还与日本合作成立了北京泰德制药公司,从日本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制药技术。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与日本博洋堂合作共同研发护肤化妆品。
谈及未来,尹勇铁说,2018年日本虽然终止了对华ODA,但中日友好医院还将与日本继续深化合作,协助临床科室引进日本专业技术,在多个学科开展人才交流和研究工作,加强远程医疗会诊服务,推动中日医疗合作更上一层楼。